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武汉:顶层设计领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6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浏览次数:1996
  • 位置属性:头条一
示范先行

长江在武汉穿城而过,自然条件形成武汉三镇对桥梁的特殊依赖,长期以来,桥梁的拥堵成为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十分头疼的事情。2011年,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引下,武汉市基于ETC的智能停车与车联网建成,在全市约120万辆汽车上免费加装了电子标签,成为覆盖规模和范围居全球之首的智慧交通感知网络,并实现了桥梁按次不停车收费,实现了对车流的合理自然分离,有效缓解了桥梁的拥堵状况。同时在部分商业街区、高校和社区推行ETC不停车收费,有效提高了区域车位利用率,大幅降低汽车巡游时间和尾气排放,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惠民服务型项目远不止交通。在武汉,市民之家成为了与黄鹤楼一同登上旅游宣传册的景点之一,成为很多外地游客了解武汉的重要窗口,这也是武汉智慧政务的示范点。在武汉市民之家,几乎全市所有行政机关都设立了窗口。武汉市民进一次“家”,行走百米之内就可以办成原来需要多部门跨区域审批的事项,办理市级行政审批手续再也不用东奔西跑。除此之外,市民之家还提供24小时自助公共服务,市民可通过网络及大厅服务设备,网上预约,自助申报,并在网上查询、跟踪办事进度。这得益于在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率先运用软硬一体机、云终端和光纤到桌面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令黄长清特别骄傲的还是武汉的二维条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武汉矽感GM二维码物联网感知技术,在武汉市多个超市仓储店开展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示范试点。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上的“唯一性”二维条码标识,利用手机、网络或者超市服务终端机上查询等多种方式,了解所购商品的追溯信息,如食品原材料来源、农资来源、种植日志、农药使用情况、检测信息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农田到餐桌”精细化追溯。

通过《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可以看到,武汉市在食品药品监管、社区、医疗卫生、国土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建设智慧城市。而关注民生、服务市民是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现在武汉市正在尝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小区、智能化居家养老在社区的集成应用,组织实施居家养老智能社区示范试点,创新居家养老模式。在武昌区、江汉区已经建立了老人健康指标和生活起居的日常监测,并将数据传送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防止老人走失、发生异常状况。在江岸区“汉口城市广场”启动了全国首个使用城市一卡通的智慧小区示范项目建设,将“武汉通”卡作为小区门禁卡、停车卡和商铺会员卡,实现小区居民生活“多卡变一卡、一卡在手通行无阻”的设计理念,为社区各方提供物业管理、停车管理、门禁、电子支付和商家联动优惠等多种功能,提高了社区科技含量,为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从2013年起,武汉将每年建设3至5个智慧小区,建设智能楼宇,将公共设施自控系统、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电力系统和智能抄表系统、物业管理、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形成实时动态交互、在线监控、动态管理的稳定、高效、智能化管理系统。”黄长清介绍说。

迂回前进

先试先行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赢得了先机,武汉市民已经在交通、政务、食品安全等领域享受到了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价咨询中心总经理王理达认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典型意义,首先,武汉非常重视顶层规划,一个完善的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和成果的重要保证;其次,武汉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民生和社会管理服务放在优先位置,解决了一些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动了全体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情;再次,武汉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入社会力量来建设智慧城市,也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项目背后,都是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黄长清认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距离规划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仍停留在示范试点阶段。虽然各部门、各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很高,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投入不少资金,但项目组织和决策分散,融资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和组织体系。投资效益不明显。新兴技术、产品和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尤其在当前世界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及程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黄长清认为,今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努力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推动重点领域尤其是政务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实现大数据概念的互联互通,让“十一五”时期“数字城市”建设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活”起来,进而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利用水平,发展城市信息经济。

远景目标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启动两年来,得到了业内和市民的认可。翻阅《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不难发现,现在建成的这些只是“智慧武汉”建设目标中的一小部分。黄长清告诉记者,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分“示范项目”建设和“全面推广”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1年2013年,在国内率先实施以光城计划、无线城市建设、三网融合以及人口、地理空间信息、法人等基础信息库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国内首家基于云计算的城市级公共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业务协同,突破信息孤岛;推动实施办公建筑和大型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绿色建筑项目监管以及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等建设领域的一批示范项目。

在第一阶段突破口项目建设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方法,扩大示范工程项目试点范围并初具规模。到2015年,支撑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效支撑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物联和有效整合;一批面向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国土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社区、城管、水务、环保、物流、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基本建成。

“如果说过去由于地域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一直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学习者’,但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使我们同他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站在同一个平台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黄长清说。

 
关键词: 智慧武汉 顶层设计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