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首页推荐 » 正文

三次产业互动发展 全市上下形成合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2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  浏览次数:2025
核心提示:高新片区着力推动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等项目顺利建设;龙泉驿片区推动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成链发展,整车产量突破55万台;双流片区加快推进伟创力、通威太阳能等项目主体竣工,加快推动新能源功能区、物联网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板块基础设施建设;新津片区促进新筑轨道交通产业园、西南交大高速铁路新型特种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美国JM集团西部基地、韩国SK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
高新片区着力推动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等项目顺利建设;龙泉驿片区推动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成链发展,整车产量突破55万台;双流片区加快推进伟创力、通威太阳能等项目主体竣工,加快推动新能源功能区、物联网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板块基础设施建设;新津片区促进新筑轨道交通产业园、西南交大高速铁路新型特种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美国JM集团西部基地、韩国SK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增长13%,经济总量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冲刺“万亿俱乐部”,成都怎么发力?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在未来阶段,成都冲刺“万亿俱乐部”不能靠“单兵作战”,必须发挥“团队合力”。“8000亿”后怎么干?“必须依靠一二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依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市本级和区(市)县的合力,通过各产业功能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同努力,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全力开拓市场空间,才有可能实现尽快跨入"万亿俱乐部"的目标。”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集聚 高效发展

“今年,我市将按照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产城融合、"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天府新区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天府新区各项规划,从产业发展、基础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推进天府新区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将着力推进一汽大众三期、沃尔沃成都基地等总投资1240亿元的163个重大工业项目;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将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以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生产组织服务中心,推进生产型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强化以文化休闲、高端时尚消费等为重点的生活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业。高新片区将着力推动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集团IT容灾、研发及后援中心项目、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等项目加快建设;龙泉驿片区全力推动一汽国际物流、长春陆捷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竣工投产;双流片区全力推进艾普网络总部基地、新元素总部一期等项目开工,西部美国城、美食嘉年华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津片区促进汇津物流等项目竣工投产,促进普洛斯物流基地、嘉民物流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天府新区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我市产业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在加快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降低产业准入门槛,要更加注重高新高端高效、集约集群集中,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创新融合 错位发展

通过“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强化融合发展支撑”、“发挥园区品牌作用,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推动成都的“多极发展”也是冲刺“万亿俱乐部”的重要途径。相关负责人说,可以从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强化融合发展支撑,发挥园区品牌作用,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方面着力。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圈层间产业互动发展都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强化融合发展的支撑。“在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方面,要结合第一圈层优化提升产业需要和第三圈层产业定位,推进第一圈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三圈层梯度集聚、转移。”相关负责人说,而在加快产业延伸方面,则要加快第一、二圈层与第三圈层之间的市场对接、产业融合,支持第一、二圈层产业链向第三圈层延伸,支持工业向第三圈层转移。加快产业联动发展,第三圈层要主动加强与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和第二圈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联合与协作,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区(市)县按照产业链分工实现集群发展;建立市级重点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统筹重点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

以产业为纽带,探索园区共建股份合作模式,鼓励中心城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双流县分别与第三圈层县(市)共建工业园区,第一、二圈层区(县)和市平台公司与第三圈层县(市)共同组建园区建设公司。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园区优势,探索共建战略合作园区的发展模式,采用园区行政代管、托管等方式,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大集群和配套基地建设等也是创新产业园区合作模式的办法。“此外,成都还将继续加大与周边市州的区域合作力度,通过产业、交通、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成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努力把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新增长极。”相关负责人说,需要注意的是,我市推进“圈层融合”,冲刺GDP“万亿俱乐部”需要全市合力,但不同区域一定要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

 
关键词: 成都市 产业 发展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