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开拓健康的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2  来源:信息化研究部  作者:单志广  浏览次数:2160
核心提示:当今世界,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2008 年 11 月 IBM 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 的概念,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 位置属性:头条二
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和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2008 年 11 月 IBM 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 的概念,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以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为宗旨,通过智慧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实现智慧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推进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综合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运行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城市产业发展、政府行政效能等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策略和城市治理新模式,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代表了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也开启了新世纪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当前,发展智慧城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促进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创新、优化以转型,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国家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都分别从政策制定、技术研发、试点示范等不同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 年与八个省市发展改革委启动了“智慧城市若干问题研究”联合课题,研究和提出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得到国务院批示,会同工信部等部门研究起草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

当前亟待尽快出台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加强统一规范和宏观引导,统筹研究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组织开展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

截至目前,已经有两个国务院层面的文件对智慧城市建设给出了有关政策部署。国家层面上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已经愈益清晰。

2013 年 8 月 8 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在第五章“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的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2014 年 3 月 1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在第十八章“推动新型城市建设”中第二节中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并在第三十章“开展试点示范”中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镇试点。” 另外,在专栏 “智慧城市建设方向”中,提出了“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这“六化”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

警惕智慧城市建设误区和反对“四风”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3 年 9 月,我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 (4 个直辖市、15 个副省级城市 ),241 个地级城、51 个县级市均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总数达到 311 个,占县级及以上城市的 47%。东部九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及以上城市 82 个,其中地级城市中人均 GDP 8 000 美元以上的超过一半。在“十二五”规划或 2013 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共 52 个。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所做的 2014 年全球智慧城市预测:2014 年,全球 15%的城市将有机会步入智慧城市成熟期。根据上面介绍的统计情况,我国 2014 年到目前为止有 50%左右的城市都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考虑到我国信息化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的因素,乐观预测,当前我国具备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成熟度的城市比例不应该超过 30%。那就意味着,现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将近一半不具备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熟度。这揭示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是存在明显的过热特征和盲目建设的苗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尚处于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各类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政府治理程度有很大差距和差异,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当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条件,只能支持先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城市开展先行先试。《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换言之,对于没有条件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慎行、缓行!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缺乏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风险等突出问题,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发展思路不清、水平不高,亟待加强引导,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道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四风”:重视概念口号,轻视行动配套的“跟风”;重视建设投入,轻视绩效提升的“虚风”;重视设备技术,轻视机制建设的“歪风”;重视建设发展,轻视安全保障的“阴风”。

如果我国各地城市在对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认识不清、长期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推进思路不明、发展模式不力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方式盲目开工新建大量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势必将造成新一轮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巨额投资、缺乏应用实效、造成信息安全隐患等严重后果,不仅难以达到破解城市化发展困局、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目标,还将对我国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带来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上述“四风”问题!

正视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另起炉灶。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是大量开工建设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而是必须基于现有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科学处理好已建系统、在建系统、将建系统之间的统筹衔接关系,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数据开放与融合、信息交换与共享,进而实现信息与智慧决策的融合,从根本上促进实现政府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互动协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我国传统的信息化正在面临和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包括:第一,信息依据类别、行业、部门、地域被隔离;第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被割裂和遗忘;第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被限制,这里既有大数据处理滞后等技术障碍,也有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等体制弊端给信息开放共享和业务协同带来的制约与瓶颈;第四,信息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不高。

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打破部门割据和行业壁垒,推动城市范围内相关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

为此,要以推进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核心,不断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按照国家有关部署,鼓励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等城市基础信息资源为基础,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促进跨部门的协同应用。要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已建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统筹新建系统,建立和完善城市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设施和共享机制,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和网络化汇聚。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放,鼓励开放政务信息资源,将密切关系城市生产、生活的企业信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将就业、教育、医疗、旅游、出行、购物、生活等各类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应用信息资源,发展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鼓励发展以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加速信息和知识向产品和服务、资产和效益转化。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中国特色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