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经营城市 推进特色城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7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1445
核心提示:近年来,灵璧县立足实际,坚持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用战略的眼光经营城市,用超前的眼光规划城市,精心设计,突出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魅力灵璧。
近年来,灵璧县立足实际,坚持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用战略的眼光经营城市,用超前的眼光规划城市,精心设计,突出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建筑精品和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魅力灵璧。

精心编制一流规划,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突破性发展

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城市化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通过规划引领、产城一体、经营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按照“东进、南扩、西连、北展”和“显山、露水、透绿”的指导思想,率先提出并完成“双五十”城市发展规划修编。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城市发展形象设计,聘请德国G&P公司、英国GVG公司和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的80平方公里城市形象设计成果受到省委主要负责人的高度评价。被列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的20个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试点县(区)之一。在全省率先完成“1521”工业园区扩张规划,开发区扩区10平方公里规划在全省率先获批,一区五园发展框架基本形成,被列为全省32家推进“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之一。目前灵璧县城镇化率约32%,全省约49%,通过落实80平方公里城市形象设计规划,该县的城镇化可增长近30个百分点,可望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在规划的引领下,大力推进“12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先推进10平方公里政务新区主体功能区快速发展,统筹推动北部工业新区、南部滨河新区两翼组团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区互动、组团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格局。 2013年全县城市建设管理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植树造林、城乡征迁控违、矿山资源管理等工作全市领先,美好乡村建设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推进产城一体发展。在高速公路节点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 (远景规划30平方公里)的北部工业新区,主体功能为现代化工业新区和人居新城,未来5年,北部工业新区打造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引擎、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域合作的桥梁、投资创业的热土。确立食品产业为全县首位产业,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首位产业园工业产值超百亿、工业税收超五亿。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金鑫工业园项目和总投资6亿元的立诚集团纸板纸包装项目开工建设,一汽服务站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30亿元的浙商水晶产业园一期工程部分企业已入驻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创汇1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解决30000余人就业。该项目也是灵璧县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建园的大胆探索,是推动全民创业的富民工程,是实施产城一体化的有益实践。

高水平经营城市。灵璧县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理念,用足用活土地资本,采取捆绑开发的模式,经营城市取得显著成效,政务新区起步区、北部工业新区、南部滨河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奥泰克中央广场、日月星城城市综合体、汇兆星河湾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同样在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方面,坚持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坚持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型特色城镇

灵璧县以建设亲山亲水滨河型城市为重点,揽山入城、纳河入怀,努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学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同步带动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抓住“三高一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规划完善县乡道路网络,构建快捷畅通的现代交通体系。近年来,灵璧先后投资10亿多元新建、改造钟灵大道、虞姬大道、迎宾大道、奇石大道等城市道路25.45公里,一环路、二环路全线贯通。大力推进“十个一”城建惠民工程建设,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新汴河灵璧闸建成使用,城市大外环、凤凰山隧道、凤凰山大桥、虞美人大桥、龙车山大桥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高起点建设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反弹琵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131旅游文化产业工程”和“123文化品牌工程”,助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先后筹资10亿多元,开工建设了奇石文化园、钟馗文化园、虞姬文化园三个国家级4A、5A级景区和磬云山地质公园。目前,奇石文化园已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磬云山地质公园已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虞姬文化园、天一园、钟馗酒业酒文化博览馆已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大力推行社会化、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全力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城区品质形象全面改善。按照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生态县城、优秀旅游县城“五城联创”的要求,抓好城市的美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工作,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城市。通过建设生态灵璧、诚信灵璧、平安灵璧、富裕灵璧、魅力灵璧、和谐灵璧“六型灵璧”,进一步提高灵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力和辐射力,做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抓好示范、总结经验、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推行“1+X”社区化发展模式,即每个乡镇在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1个辐射半径5公里的200亩中心社区,在周边商贸集散地、人口密集区规划建设若干个辐射半径3公里的卫星社区,整体谋划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布局。仅中心社区规划面积近6000亩,可集中安置15万人,就地解决农民城镇化问题。同时加快重点乡镇、产业集聚区和新型社区建设,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集聚,全面推动土地向种田大户集聚、工业向园区集聚、农民向小城镇集聚等“三个集聚”。

继续创新机制体制,走地方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建立以县城为先导的带动机制。坚持以建设山水园林县城为先导,按照80平方公里形象设计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推进,进一步完善城镇辐射带动体系,同步培育一批特色乡镇,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城乡发展格局。抓住被列为全省20个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试点县的机遇,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使之在特色城镇化发展中率先一步。

建立以政策为支撑的扶持机制。进一步调整完善财政投入体制,一方面调动县级征收积极性,另一方面调整与整合资金投入方向,对特色城镇化典型进行重点扶持。特别是在美好乡村建设上,强化对产业集聚区的激励、强化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激励,进一步调动乡镇及入驻集聚区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以民生为根本的发展机制。在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两型”社会,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上的原则,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保护群众利益,优先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建立以改革为主导的激励机制。积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取消土地城乡性质不同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差别,鼓励依法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策措施,为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紧缺,没有政府投入无法启动,仅有政府投入难以持续,灵璧县将探索建立城镇资源资本化、城镇建设市场化、城镇投入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融资投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

建立以产城为一体的配套机制。加快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三元特色文化融入城镇化规划,使城镇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城镇化适度超前理念,反弹琵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同时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走具有旅游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

坚持工业理念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灵璧县坚持把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两区”建设。

引入先进理念。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城镇化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确立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提出按照工业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深入推进“4268”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着力培育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管理、现代农业服务、现代农村投融资等六个创新,全面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经济循环等八个支撑体系。加快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实施“1669”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科学统筹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农业“两区”建设规划,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二五”农业规划的编制,为科学布局“两区”建设格局提供重要依据。结合灵璧县农业发展状况和地域特征,按照“四柱、三线、双核、一群”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 “四柱”,即粮食、畜牧、蔬菜、林果四大农业支柱产业。 “三线”,即沿S303、S201、X042三条县境主干道,结合三元文化旅游开发,形成三条各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农庄式观光农业线路。“双核”,以圩疃为中心的2万亩种养产业示范园和1600亩现代农业博览园为样板,塑造集农业生产、科普研发、试验示范、教育培训、休闲旅游、餐饮娱乐、养生益智、生态环保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集成式农业示范园的典范,精心打造高标准展示窗口与平台。“一群”,即在经济开发区内,形成一个农业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提供产后支撑保障。

实行典型引路。通过点亮6盏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典型效应引路灯,引领全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三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在灵璧三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2万亩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14万亩高标准“超吨”农田规模,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达到47%,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2%。二是现代农业博览园。由德国G&P建筑设计公司设计,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标准,建成一期工程即农业科技展示馆、沙漠植物展示馆、都市森林体验馆、城市花园菜园展示馆四个现代智能温室,二期工程已经动工,借助世园会国际化先进理念,搭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展示平台。三是康美达粮食产业园。安徽省康美达面业公司与4家农业合作社及13个家庭农场组建康美达粮食产业经营组织联合体,吸引农发行等银信机构注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优质专用面粉5万吨的产业园,带动1.5万农户生产优质小麦。四是畜牧产业示范园。尹集镇圩疃等村畜牧产业示范园引进、饲养优质肉牛1000头、湖羊3000只;兴程鸭业示范园完成了800立方米大型沼气项目的年1000万只屠宰流水线改造,存栏种鸭8000套,相关产业带动600人就业。五是林木花卉示范园。尹集苗圃依托长防林国债等项目,创建了300亩林木花卉基地;康君食品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设了1800亩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基地。六是蔬菜产业示范园。璧禾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00亩温室蔬菜生产区、高档兰花培育区、办公生活区竣工;30栋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陆续投放市场;建成蔬菜副食品生产两条流水线和全省第一家网上商城;“璧禾牌”蔬菜商标已注册,并通过ISO9001国家质量体系认证,顺利通过省级标准菜园认定;今年蔬菜产业示范园完成产值1.1亿元。

创新机制助推。创新“三项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激发示范区建设持久动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成立县级土地流转仲裁机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示范区内乡镇已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分中心,建立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采用合作开发、土地入股等形式,确保失地农民利益,为示范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创新经营机制。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办、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生产运营,强化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形成“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增强示范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项目。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采取土地租赁、股份合作、承包、置换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为资本进行投入,减少企业投资压力,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着力创树品牌。近年来,灵璧县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意识,注重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建设激励机制,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加大品牌营销推介,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一是打造品牌产品。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35家企业注册了自己商标,其中,9件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7种产品获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8个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65%的企业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清真认证。二是建设品牌企业。全县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到593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49个,建立家庭农场331个,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 (省级15家、市级31家、县级18家)。据统计,全县4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2013年资产总额20.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上缴各种税金 4341万元,实现利润21020万元。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