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新华社微信政务公众号“4G入口”正式开通。“4G入口”公众号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智慧政务入口平台,聚集全国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是覆盖全国用户的微信政务发布和政务服务的专属平台入口,目前已有1200多家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入驻其中,开启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征程。
此前,国信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运用即时通信工具提供政务信息服务,积极鼓励县级以上教育、公安、民政、社保、环保、交通、卫生、工商、食药监、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开通微信政务公众号,力争到今年年底达到六万个。
运用即时通信工具与公众开展政务信息交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打造阳光政务、透明政府,提升政府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微信具有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实时互动功能,运用微信与民众开展交流,能即时有效地获得政务行为实施效果的反馈。
公众问答、天气变化的温馨提醒、临时修路的信息发布、兴建公共设施的问卷调查,网上调查信息推送,政务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亲和务实,解疑释惑,征集民意,让政府真正走到了网民用户中间,有助于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公信力。
应该看到,当前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活动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目前中国政务微博已经达到25万个,政务微信仅有6千,政务微信的推广有待加强。同时,“山寨”账号及其他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政务信息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影响百姓的衣食住行,“山寨”政务公众账号传递虚假信息会扰乱社会管理、影响百姓生活,是违规违法的行为。
防范“山寨”政务公众账号,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密切注意微信政务公众账号的使用情况,避免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发生。政府部门开通即时信息通信工具需要注意核心网络设备和技术的选取,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内的安全标准,采用安全传输模式,加密技术传输,确保在即时通信平台上传播的政务信息真实准确,在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前提下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务服务。
微信政务需要在传播内容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微信公众号私人订阅的特点要求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贴近用户的需求,方便用户的使用。即时通信平台上的群众意识体现为用户意识。加强微信公众问答功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立足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微信政务信息的质量,使政务公众号成为用户不可缺少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帮手。
微信政务传播还需要注意表达方式的改进。当前,微信用户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年轻化,多在闲暇时间使用工作交流以外的微信产品。如果以政府公文等较为正式的形式传播信息,用户不爱看,不愿读,便起不到传播的效果。在微信平台上,改变文风的任务更加紧迫。怎样用一种兼具政务特性又不失亲和力的语言传播信息,与用户展开互动,需要相关部门仔细研究和探索。
微信公众平台是社会管理服务的创新之举。数字技术的进步正在塑造新的治理模式。合理运用新技术可以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政府服务人民的能力,为治理高效化、现代化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