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种地,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在湖北省一些地方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浇水、施肥、打药,都由互联网“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就能种好地。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介绍,这种物联网技术在我省种养殖等领域的应用正日渐深入,预示着我省农业悄然迈入物联网时代。
在襄阳一个运用物联网种植的基地,记者看到:每个田间、每个大棚、每个作物生长过程和环境都通过多参量的无线传感器,汇集到云平台数据库。通过对作物的品质产量与种植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电脑科学的总结出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并自动生成远程诊断和就医的报告。一个即使不懂种植的农户也能通过电脑、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访问云服务平台,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作物浇水、施肥。当地农户告诉记者,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后,省时省力省工,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率,让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目前,养殖领域,我省已形成了汉南特色水产和洪湖六合的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工领域,推广了湖北神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模式;经营领域,形成了武汉家事易鲜活农产品智能配送、无人交付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政务领域,我省已与武汉禾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开展小麦、油菜籽、早中晚稻大田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以物联网技术来助力农业信息监测统计工作,提升全省农作物生产状态的信息采集效率。
不过,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农业物联网虽然受益面广和公益性强,但基础较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在当前农业产出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信息化市场化运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财政性投入专项支持,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