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部主任 周民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部主任周民表示,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的同时,又有力推动了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早在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推进。
周民回顾了近30年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在80年代的中后期到90年代的初期,随着PC机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时代。进入到90年代的中后期,到2000年的初期,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进入到2005年、2006年以后,开始有云计算概念,现在云计算已经落地,进入到了云计算时代,在这个时代是以服务为主。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台了美国大数据的战略,经过两年时间,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是以数据为中心。从前面可以看到在PC时代、网络时代,大概每一个时代都持续了将近10年时间,进入云计算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相隔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新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下一步会衍生出什么样的信息中心,让我们拭目以待。
他还将传统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对比。传统信息技术是终端、网络、应用的体系架构。在终端方面PC机,后来的笔记本为主,网络由开始专网到后来互联网,在应用由于有了互联网,服务器、小型机、数据仓库等应用层面为主的主要工具软件,共同在一起构成传统的信息技术。进入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后,形成了新的云、网、端的体系架构。在终端方面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PC、笔记本、手机、智能终端等等发展,使得终端类型越来越丰富。在网络方面,除了传统固网、专网和互联网,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通信网络新型网络不断出现,使得管道多元化。由于终端类型不断的扩充,数据量不断的扩大,这些都要有比较好的存储环境和服务环境,衍生出云计算,无论是计算虚拟化、存储的虚拟化,还是网络虚拟化,甚至到与之相配套的安全虚拟化,数据量大幅增加,以此为基础延伸出大数据这样一个新技术。从而构成新一代技术的云管端的体系架构。
城镇化加速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城镇化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也不断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一个历史过程。而我国当前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实际上城镇化这个词早在90年代,“十五届”四中全会在我国正式的文件里开始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新型城市化这样的词,并且强调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城镇化建设被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以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
据IBM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发达国家90年代就有7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80%,到2050年将达到88%。在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大约是35%,预计到2020年能达到51%,到2050年能够达到67%。
从我国城镇化进程来看,1978年到去年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城镇化的进程是非常快,从目前城镇化数据看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到2030年和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73%和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