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理想中的智慧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办公室遥控家里的电器运转,还是坐在室内轻触按键,屋外农场里的器械就开始忙碌收割……
2007年,太原市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示范试点。2013年1月,太原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从数字太原到智慧太原,云平台、大数据,这些看似和百姓距离很远的名词,在不远的将来,将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智慧太原?太原市基础地理数据中心主任卫启云给出这样的形象比喻:原来大家熟知的数字城市,就像是一个人的模型,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去观察他,而智慧城市却不同,在模型基础上,通过像末梢神经一样的传感设备,经由类似神经系统的物联网,将信息及时传送能够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大脑”——云平台,之后将处理的指令进行发送,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一个城市的“智慧构想”
几年前,当听到太原市要打造数字城市时,市民卢浩很纳闷,数字太原是什么概念?直到有一天,他切身体会到,数字城市不仅让城市里的垃圾能及时清运,“天眼”“地眼”工程还让这座城市的治安变得越来越好,他逐渐明白了政府决策的初衷。
2007年,“数字太原”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示范试点。
尽管没有经验可借鉴,纯粹“摸着石头过河”,但太原还是摸索出一些“成绩”:2009年7月率先通过国家验收,不仅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示范,而且还创造几项全国第一:第一个通过验收的省会数字城市;第一个通过采用5种应用模式,使地理信息最大限度服务于政府和公众的数字城市;第一个采用基础地理数据脱密技术,将地理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公众进行发布的城市;第一个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城市……
与此同时,“数字太原”建设还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太原“数字城管”以投资少、速度快、效果好被住建部列为典型经验,对中部地区建设和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起到示范作用;太原公安“天网工程”开发了22个应用子系统,成为全国公安信息化的榜样;“地眼工程”在全国开启了感知地下、服务地上的先河,被全国物联网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称赞“走在了世界前面”;城市应急在全国首次使用联通手机,成为全国应急首创;罗克佳华公司一整套煤矿安全体系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数字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作为全国第一批建成的数字城市,太原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具有非常好的基础。”长期参与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太原规划编制的太原市国土局副局长张占军说,太原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之后,他们曾赴北京、武汉等地调研,以构建智慧城市产学研政合作平台为切入点,聘请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为专家,利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名两院院士和多个国家863和973项目成果及人才优势,成立了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开创全国先河。
目前,太原市与武汉大学共同申报了两项科技部“智慧城市”863计划,并邀请专家为太原“智慧城市”建设把脉问诊。随着《太原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复,太原智慧城市建设各项目标已经确定:到“十二五”末,在罗克佳华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产值200亿元以上的物联网产业园区,园区将发展10个规模为10亿元级别的企业,发展关联企业80个到100个。
科技之举改变我们的生活
哪个地方有垃圾堆放,只要巡查员传送一个图片,马上就能发到“后台”管理中心,然后一个派单,工作人员就会来到现场处置。这是目前在太原市城市管理中,最普遍的一种科技应用。
此外,依托“数字太原”公共平台,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如今可以实现快速破获刑事案件,调处各类治安纠纷案件,发现各类治安隐患,寻找失踪人员等。“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赶潮流,而是走一条由信息化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我们看到城市的未来。”卫启云介绍说,目前,智慧太原在重点项目等多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譬如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公共平台、智慧城市感知网、智慧管网工程、智慧公交出行系统等。如今,在公共基础数据库内,太原市主城区400平方公里范围1:2000、1:500地理数据已更新完成,建筑物地名正在普查。人口库已完成4个城区;三维建筑物模型已完成120平方公里;完成了市直事业单位法人库建设。
依托中国移动山西云平台,太原市还启动了基于公交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记者在太原市交通局了解到,目前太原市有3000多辆公交车,现在已有2025辆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GPS。“等运营公交车辆全部安装GPS、完善APP智能公交应用系统后,市民就享受到智能公交带来的方便。”卫启云表示,届时,市民可通过手机,查询公交车实时动态情况。
在智慧城市感知网建设方面,由市政府决定直接投资,确定采用公安部推荐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VAC标准,在市主城区中环路以内的机动车道、两侧便道及重点单位安装4900个高清摄像头。整个工程均选用北京中星微电子集团公司研发的高清摄像机,其中,交警部门在机动车道设置1000个,各区在机动车道两侧便道及重点单位设置3900个。据介绍,摄像头已全部安装完成,目前正在调试阶段。
智慧城市将带来足不出户的便捷
出门之前,通过手机查看准备要去的商场是否有自己所购买的物品,路面交通是否拥堵,公交车还有多长时间到达最近的公交站牌。或是通过自驾出行,查看目的地是停车位实况……
这样的智能生活场景离我们越来越近。
随着时代进步,城市不断向信息化发展,由最初的电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逐步向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以人和物的融合为特征,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整体效益,生活在智慧城市的市民可以享受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协同共享,将城市要素纳入系统管理,从而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作为省会城市,太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集聚中心,打造智慧太原,将会提升整个城市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市民的居住、生活质量。”卫启云说。
目前已经出台的《太原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太原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太原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6)》等,将在通过对交通、能源、商业、通信、资源、产业等子系统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体系,将太原筑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智慧设施先进、产业发展科学、政企管理高效、城市环境宜居、市民生活美好的“智慧太原”愿景。“其实,智慧城市就是一道加法题。”在卫启云看来,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要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
未来,生活在智慧城市的市民,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查询购物、出行、咨询等便捷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寻找合适的人才;通过云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医生可以确定区域、季节性疾病、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更优质、更智慧、更人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