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最一般本质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决定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因此,推进安徽的新型城镇化,应注意城乡互动关系,建立城乡互动机制。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实现形式。 “城乡二元结构”的标志性“隔断”是传统的户籍制度,新型城镇化的城乡互动关系则要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转移人口的入户门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市民化的基本支撑是社会保障,在现实条件下,需要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的融资模式,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农村与城镇社保体系对接等途径,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普惠于新市民。
新型城镇化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布局是其中关键。城镇布局不合理,一方面无法承接大城市的转移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导致城镇“凋敝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膨胀、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凸显。基于安徽实际,应把培育壮大合肥、芜湖两个中心城市作为首要任务,以承接中心城市的转移产业为纽带,以产业转移辐射圈的半径为依据,加快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县域城市。依托县域城市的产业拉力,结合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文化特色等,打造一批人口聚集型、交通枢纽型、特色产业型和历史文化型的中心城镇,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的城镇布局,有利于部分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相处。
新型城镇化要以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为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以牺牲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而应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这就需要建立城乡互动机制,以保障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城乡互动机制包括信息互动机制、要素互动机制和文化互动机制。信息互动机制,即构建新型城镇与新农村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自由流动机制,实现城乡信息共享;要素互动机制,即搭建新型城镇与新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等价交换平台,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促使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的利益共享;文化互动机制,即搭建新型城镇与新农村的文化交流与交易平台,促进城镇先进文化与乡村特色文化之间的自由交流与融合,实现城乡的文化共享。构建城乡互动机制,可以促成新型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