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公务人员越来越习惯将人、事、物、地、组织统称为“数据”。辖区内发生的一件“事”通过可视系统,传输到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就变成公务人员监控、研判,以及据以执法的“数据”了。
据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孙思文介绍,社区的“数据”可以细化到电线杆的标号。“一号定位”系统就是通过将辖区所有线杆、电杆标号,居民根据标号位置信息报警或者获取基于精确位置的服务。
而“数据”的处理中心就是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即“智慧团结湖”的大脑和指挥中枢。李荣珍告诉记者,街道建设的“城市管理、应急处突、综治维稳、为民服务”四位一体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依托核心数据库辅助决策。
孙思文告诉记者,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通过“三微”平台、热线电话等接收市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采用派遣、处理、核查、回复、结案为一体的闭合式运行的管理模式。“收到居民通过微博等方式反映的问题,我们立刻派遣相应科室去处理,处理的时间远远短于朝阳区监督中心规定的时间。”孙思文解释。
截至2012年年底,街道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共接收区监督中心派遣和居民反映的微博环境类案件13000件,涉及内容有街面秩序、道路保洁、绿地养护等方方面面。目前,所有案件均能及时处理按时回复,结案率达100%。
当然,在加强科技化管理的同时,智慧社区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管理积极性,形成政民互动的管理模式。
团结湖是我国第一个实施“智慧网络”管理模式的街道,据李荣珍介绍,团结湖街道在城市管理网格化的基础上,将本辖区划分为多个网格,使每一个社区居民都可以亲身加入到社区管理之中。
具体来说,网格管理平台向居民提供动态的网格选取模式及动态的项目管理方式,在以往楼门组长管一栋楼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居民只需在“掌上团结湖”客户端的“智慧网格”板块中点击申请管理的区域,通过工作人员后台审核后,就可以成为网格格长或网格管理员,利用手中的手机对所负责网格内发生的问题进行上报。
网格管理功能实现了居民既可以选择对虚拟社会又可以选择对实体空间的双重管理,解决了以前网格管理仅集中在政府层面的问题,使社区百姓人人都可以成为网格管理员。李荣珍告诉记者,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申请不同的管理职位,比如擅长文化、网络等领域都可以参与申请。
便捷服务谁买单?
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智慧社区的可持续运营成为一大难题。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是《意见》对智慧社区运营的期望,即对智慧社区建设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多方投入机制。
目前,朝阳区望京街道的望京网、回龙观地区的回龙观网网站注册用户数均超过50万,是政府与商业网站合作的典型案例。通州区八通网致力于为居民提供集信息、邻里互助、生活消费、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物品交易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网站注册用户数超过60万。
在团结湖街道,社区管理者在智慧社区建设中也充分联合了社会力量。“最初政府做得多一些,后来市场做一些,居民自己负担一些,这样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李荣珍在介绍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时表示,目前团结湖街道已经和大众点评网等一些商业网站开展了商业合作。
另外,团结湖街道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盈利”。2012年底,团结湖街道在“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评比中获得了全市第一名。而团结湖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本不足100万元,远远低于其他社区。
李荣珍告诉记者,“三微”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街道总共投入仅1万余元。分布在辖区内所有的智慧服务机,硬件和软件开发,合计30万元,加上最新上线的“掌上团结湖”平台,所有的资金全算上,不超过100万元。
另据李荣珍介绍,社区的智慧信息机原价在60万元左右,但是通过洽谈,智慧信息机的功能由街道自己设计,技术框架也是自己构建,与合作公司共同开发设计,采购价格大幅降低,节约了街道的经费支出。
由于智慧服务机的方便快捷,全市多个社区纷纷进行引进。作为智慧信息机的设计者之一,团结湖街道还从中获得了报酬。
“从节省经费的角度,我们的模式可以复制。”李荣珍向记者表示,团结湖街道智慧社区建设的经验在于: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居民需要什么做什么,不搞庞大的设计,从底层开发,更接地气。

- 高新民: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三个关键要素
0评论2015-01-13
遂宁市社区管理向“智慧时代”迈进
“在未来3-5年内,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将逐步完善,届时,缴纳交通罚款、一键购物、医疗在线服务……居民只需要在网上轻点鼠标就都能完成了。”去年12月,我市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一期建设通过专家组验收,正式上线运营,这意味着我市社区管理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总规划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平台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互助服务于一体,使互联网走进百姓生活,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0评论2015-01-134847

- 有“温度”的社区服务 首个微信智慧社区落地广州
0评论2015-01-12
曹杨街道打造"智慧社区"一揽子解决民生需求
据《劳动报》报道,一张社区市民卡,既能预约各类社区公共事务,还能乘坐公共交通。截至去年12月底,曹杨社区“市民卡”的使用量已经达到3000人,未来将要在整个社区近9万常住人口中全面铺开。
0评论2015-01-071144
南京锁金村创智慧社区平台:居民在家可享服务
孩子独自上学路上安全吗?老人一个人在家放心吗?路灯坏了能及时报修吗?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首个公众日活动上了解到,街道在江苏首创的“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将整个街道所有“人、地、事、物、组织”都纳入监控范围,确保居民走到哪个角落都是安全的。居民坐在家里,还能通过平台,享受贴心便利的服务。
0评论2014-12-291217
杭州社区管理 全面向智能小区建设迈步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它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打造。
0评论2014-12-161090
丛台区联西街道积极打造居家养老智慧社区
丛台区联西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辖区老旧小区多、孤寡老人多的特点,按照“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老人受益”的思路,在永新里社区率先建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智慧社区建设,以永新里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0评论2014-12-151048
推进个性化信息消费 杭州廉租房改为智慧社区
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长虹社区书记章燕瑜看来,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消费”恰恰是满足用户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重要突破口。
0评论2014-12-152051
引进“APP”软件 西宁二十多个小区启用智慧平台
“上个星期,我家的屋顶漏水。我用手机拍了一张图片发到“APP”上,物业公司立即派人来查看,随后,又通过“APP”和我确认了上门维修时间。”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龙源叠翠小区的居民58岁业主张蜀宁说。张蜀宁所说的“APP”就是物业“APP”软件。
0评论2014-12-091141
长沙首个“智慧社区”试点项目发布 居民享便利
“在外上班,通过它就能及时关注到小区有没有停水停电等特殊情况;回到家里,干洗衣服可预约上门收件;临时请钟点工都不用到处找小广告了。”居民夏长峰说的这个“神器”叫“乐住智慧小区”APP,已经有不少雨花区市民享受到了它带来的便利。
0评论2014-12-04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