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城市化人口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2012年4月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从2011年到2050年,世界城市化率由52.08%提高到67.13%,其中较发达地区将提高到86.26%,而欠发达地区也将提高到64.08%。中国的城镇化率更是由1990年的17.92%提高到2013年的53.7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GDP的增长,显然,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对1990-2013年中国的GDP和城镇化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97,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相当紧密。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城镇化的大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作为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助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扩大内需重要抓手,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新型城镇化有益于统筹城乡发展。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在"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第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近现代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多从该国沿海地区开始,然后沿着内河向内地延伸。当然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并不断扩充规模,有力地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展开,东部沿海地区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从长远角度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并留下回旋余地。
第三,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国内外发展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过程。理论上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重要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一个区域来说,城镇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心,更是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人才的中心。城镇化能够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必须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层面上来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
第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等问题和矛盾。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发展过程重的区域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时刻关注如何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自然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问题,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
第五,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在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中国的投资与出口总是"跑得太快"。随着国际经济危机进入深层次调整期,外需持续疲软,投资亟待消化,扩大内需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战略。通过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破解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难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进而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将为扩大内需提供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最终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战略支点的新型城镇化,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应该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最终助力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