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作为农村人口从传统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中共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纲要还对城镇化作出了具体安排:“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将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并列。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至此,城镇化战略的总体框架已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矛盾,使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积极、有序、健康地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权威解释,城镇化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比较效益、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动力。比较效益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农业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它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原动力。比较效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规模效益是城市形成的又一基本力量,规模较大的城市其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企业、人口的空间集中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洽谈等交易费用,而且可以产生诸如道路、排水系统、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济社会活动的成本。如果说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为城市的形成创造了初始条件,那么聚集效益则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聚集、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扩张的根本力量。众多具有不同偏好的居民的存在,会减少需求波动给生产者造成的损失,众多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给具有不同工作能力的居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地域上的聚集会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也刺激着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正是由于上述集聚效益,人口、企业不断地趋于空间上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扩大。
城镇化进程不只是城市人口比例的提高,它还是社会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的过程,它将带来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小城市发展起来,构成一个比例更为协调的城市体系。城市分布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城市的分布将更合理地实现资源的空间配置。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将使中国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推动经济更快地增长,并有利于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一些人主张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基本理由。由于长期忽视城镇化的意义与作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畸形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严重被忽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欠账严重,中小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水等设施多数不能满足需要。近几年,各级政府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面子”工程居多,地下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大批小城镇中无供水设施或者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地铁是现代城市快速公交的最有效手段,但我国只有少数城市拥有地铁。在工业制成品普遍出现相对剩余时,一些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仍处于“短缺”状态。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承载体,也是城市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产业部门,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水源与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系统,还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门,如此种种,与城市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高城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还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市找到适合他们做的比较稳定的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大,市场主体参与度高,政府、企业和市民都有相当高的积极性,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取得启动经济、扩大内需的效果。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城镇化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其次,城镇化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城镇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最后,城镇化有利于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压力,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林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和过度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生态脆弱区减少居住人口,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式。考虑到中国因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大压力,以及遍地开花的农村工业企业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城镇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为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
实践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可拉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2%。由此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不加快城镇化进程,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就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依赖城镇化。按我们的调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农民的有效工作日的长短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有效工作日又决定于农民的专业化程度和农民的经营规模。归根结底,我们要靠农村大量人口转移来解决农民的专业化问题和经营规模扩大问题。按我们的测算,在目前已经有2.5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基础上,我国农村的隐形失业率仍然接近30%。农民收入总量低,但日工资单价并不是很低。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的日报酬单价仅仅比城市平均工资低30%左右,还略高于城市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这个道理说明,要让农民收入增长,就必须让农民忙起来,必须让农民参与市场分工体系。只有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这个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