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城市建设是为了人
美国是当今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最早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代表、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深兼职教授鲍泰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美国的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很高,但美国的城镇化却是高成本、高耗能、资源浪费的模式,中国只能从美国模式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应避免照搬美国模式。比如,洛杉矶就是美国城镇化的最大败笔,因为它的城镇化是过度浪费土地资源、长期高耗能、建设成本高,属于典型的低效模式。但是,波特兰、旧金山、西雅图等美国西北部城市的城镇化模式比较合理高效,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波特兰是美国在区域规划运用上的成功案例,是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模式的范例,特别是其合理的城市土地规划和可不断更新的城市交通系统和能源体系。波特兰以其“城市扩展边界计划”著称,该计划有效遏制了城市无计划扩张。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土地使用规划倡导者、先驱刘易斯·芒福德将“城市建设是为了人而非车”的理念引入了波特兰的城镇化建设中。该城市的建设宗旨是保护市中心的人口规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波特兰汇聚了地区规划和管理的学院派人士,共同调研土地规划使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早期的调研支撑了该城市几十年的可持续城镇化建设。
与其他美国城市相比,波特兰的居民使用公共交通上班的人数是其他城市的两倍,使用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是其他城市的7倍,每天上班距离比其他城市缩减了20%。从1996年至2006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了27%,公共交通使用率增长了46%,而私家车使用率仅增长了19%。
此外,水资源匮乏将是未来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鲍泰利表示,美国所有的农业用水都是按统一标准收费,而中国为实现农业用水的商业化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山泉水、河水等是一种商品的理念;二是,建立商业化的农业用水收费机制和相关的基础设施;三是,政府出台农业用水收费机制的配套激励机制和补贴机制。
当农村人口进城,城市又如何才能容纳这批数量巨大的外来人口呢?鲍泰利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20年,包括医疗、金融、教育、政府与私人合作的养老服务等在内的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尽管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已经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很大比例,但仍有继续提高的巨大潜力。
针对城镇化进程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鲍泰利认为,中央及地方联手出台并强制执行针对性的建筑规范与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美国的纽约和加州都是制订和执行建筑规范的典范。加州强制推行《加州绿能建筑标准》,该标准为加州兴建的新建筑物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性的衡量措施,包括强制减少用水量、使用污染排放较低的油漆、地毯、地板和其他材料。加州的建筑标准还要求填埋处理的建筑垃圾必须减少50%,当地官员必须监督能源管理系统以确保供暖、通风以及空调系统达到能效标准。
日 本:
智能化推进城镇化
作为当今亚洲地区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城镇化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其间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坎坷。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城镇化水平超过70%以来,直到今天日本都仍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成熟期。这期间,日本城镇化的速度明显放缓,转而注重提高城镇化以后的居民生活质量,致力于克服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种种弊端。逐步改变此前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发展模式,将一座座“钢铁城市”“化工城市”和“汽车城市”逐步改造为“清洁城市”“智能城市”和“宜居城市”,已经成为了日本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日本的钢铁工业都稳居世界前茅。究其源流,应提到1901年兴建于小仓市的“官营八幡制铁所”。一个多世纪来,伴随着这座日本标志性的钢铁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小仓市也始终享有着日本“钢铁之都”的美誉。1963年,在日本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小仓市与其周边地区的另外4个城市合并为现在的北九州市。数十年钢铁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城市规模的骤然增大带来的“消化不良”以及经济高速增长所产生的“城市病”,严重困扰北九州这座年轻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里,将“钢铁之都”变为“绿色之都”成了北九州市矢志不渝的目标和追求。
北九州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当代IT、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摸索出了一条“以智能化推进城镇化”的道路。运用最新的IT智能控制技术,“地区节电所”实时地掌握着北九州市各个区域的电力供给和需求情况,并且能够通过调用气象资料和历史记录等方式,智能预判所在地区的电力消耗高峰和低谷,然后相应地上调和下调电力消耗高峰和低谷时期的电价。随时波动的电价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被即时传递到每户居民家中的智能平板电脑上,居民将据此而自觉地错开用电高峰,从而达到节约电力和平抑地区用电量峰谷差的目的。
为了实现二氧化碳的彻底“零排放”,北九州市充分利用“八幡制铁所”在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氢气,在全世界首创了以社区为单位的“氢气站”,通过埋藏于地下的管道将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输送至社区的家庭、办公楼和公共设施。同时,北九州市还兴建了一批“加氢站”,为使用氢气作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加氢”服务。2012年,北九州市被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确定为亚洲地区首座“绿色成长型城市”。
德 国:
小城镇和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大城市的盲目发展已经形成公共服务供应紧张、交通拥堵、房价高企、污染严重、犯罪增多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和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小城镇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是德国小城镇发展的方向。
德国中部小城比特弗尔德沃尔芬(以下简称比沃市),就是一个以化工园区推动小城镇建设,实现产业集群与小城镇互动提升的成功例子。比沃小城只有4万多人口,是原东德地区不太发达的城镇。两德统一后,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并明确定位和侧重点,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作为主线,大力支持和扶持比沃化工园区的建设,使小城呈现出主导产业突出的鲜明特点。
360家企业在比沃化工园区落户,在职员工11000人。政府和企业为化工园区现代化投资达50亿欧元,仅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投入25亿欧元。化工园区在规划时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而且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很高标准。现代化工产业集群促进了比沃小城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成为萨安州经济的增长点。比沃市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德国东部地区,小城居民在化工园区工作的占全城人口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