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南康市被确定为“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国家级试点县(市)。一年多来,该市按照“以电子化办公为方向,以电子监察为手段,以提高效能为目的”的总体思路,以“12345”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带来的一阵阵政务新风扑面而来,令人充满希望。
一个中心,高起点打造承载平台
2010年,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机关效能监察“四位一体”的南康市市民服务中心。“中心”总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其中服务大厅6000多平方米。“中心”配套建设了电子监控室、电子政务培训中心、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中心,为试点工作高起点打造了承载平台。
两头并进,催生“1+1>2”效应
南康于2009年12月被确定为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试点县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于2011年1月份正式启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2012年,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中,该市特别注重与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对接,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类软硬件资源,优化整合资源,有效对接系统,实行统一运维管理,做到两项试点合二为一,两头并进,催生“1+1>2”的最大效应。
三位一体,大力度加强政务公开
1、拓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立了10个政府信息触摸查询点,公众通过触摸屏既可以查询设备放置地点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全市各单位(部门)的信息公开和服务指南,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途径。
2、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电视台、全市统一触摸查询系统等途径,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基本目录》进行了公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公开各类政务信息67400多条,其中2012年公开21000多条。
3、及时公开群众关注信息。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建设了“三送”信息与服务网、创业服务直通车、苏区振兴发展专栏等,对老百姓最为关注的 “三送”、创业服务、苏区振兴信息等内容进行了实时公开。
四轮驱动,规范化推进政务服务
1、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公布了事项基本信息、权力运行流程图、岗位说明和廉能风险点等。截至目前,全市已公布、上线的行政权力事项431项,便民服务事项36项,行政处罚事项1969项。
2、服务窗口建设全面规范。市民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了全市42个单位、73个服务窗口、310多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实行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代理代办制度。
3、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延伸。开展了电子政务平台向100%乡镇(街道)和60%以上村(社区)延伸工作,为215个列入延伸范围的村(社区)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并对市(县)、乡、村三级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目前,所有延伸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已应用系统办理业务。
4、系统办件指标全面提升。至今,全市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及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已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8000多件,其中乡镇(街道)办理9800多件,村(社区)办理1000多件,总办件量在全省各县(市、区)居前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线办理业务数量由每天几十件,上升到日均300多件,办件量、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稳步提升,系统应用成效明显。
五大保障,全方位夯实工作基础
1、组织领导保障到位。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纪委书记和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试点工作汇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动员大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多次进行专题调度。
2、人员配备保障到位。专门成立了“南康市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中心”,新增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联同市政务信息中心一起,共同负责试点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3、技术支撑保障到位。采取“整体服务外包”的方式,由市电信分公司投资采购硬件设备,并提供网络托管和日常运维服务,政府只需按月支付租赁服务费,既解决了技术支撑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建设维护成本。
4、软件开发保障到位。按照国家《实施指南》的要求,建设了“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对接整合了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数据资源中心等应用系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办公入口;研发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办事指南、在线咨询、网上申报服务。
5、经费投入保障到位。按照填平补齐、节俭办事的原则,市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统筹解决试点工作经费。截至目前,实际投入试点经费235万余元,其中软件开发120多万元,村(社区)延伸设备100多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接下来,南康市将以迎接省、国家级评估检查验收为新动力,群策群力,再接再厉,促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均等化、政务公开更阳光,描绘出一幅政务新风和煦宜人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