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求都很高的重大任务。要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蓝图,就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把住规划这个龙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地方出现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等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宏观统筹,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除了要让2亿多已进入城镇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未来20年还有约3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集聚、职业转变,要求我们对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等的变化趋势、时间窗口等进行研究和预测,为城镇和产业的科学布局提供前瞻性指导。为此,一方面应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下,根据东中西部人口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资源高效配置、城乡宜居、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规划,实现城镇、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避免人口钟摆式的流动和资源大跨度的调运;另一方面应明晰部门权责、强化分工协调,综合部门抓宏观、管统筹,专业部门重落实、善协调,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着力构建协调的管理机制。
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推动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支撑。如果产业和城镇盲目发展、结构失衡,就可能破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同关系,影响城镇化的质量。例如,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就会出现“睡城”、“空城”;各类资源过度向大城市集聚,不仅会引发城市病,而且会导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萎缩。而企业缺乏高质量城镇化的支撑,就难有长期竞争力,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因此,应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分工协作,以大带小,实现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削弱城市行政级别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合理分散大城市的部分功能;加快大城市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社会管理、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增强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提高其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促进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产业梯度分工和协同发展。
稳扎稳打,控制城镇化节奏,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城镇化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城镇化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相对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城镇化水平的上限。同时,我国城镇化率若保持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长,每年将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又面临粮食安全、能源资源支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挑战。这客观上决定了城镇化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必须稳扎稳打。事实也证明,城镇化速度过快必然带来种种难以化解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感。因此,必须在总体战略下分解不同区域城镇化的短、中、长期目标和进度,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把握好效率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把握好城镇化节奏。
明确发展红线,实施倒逼管理机制,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不断的雾霾、不断曝光的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表明,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必须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能源总量控制,研究实施污染总量控制,分解总量目标到具体城镇,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城镇化率、人口增长、可利用资源总量等指标的底线或红线,实施倒逼管理机制,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建设一批规模适中、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生态城市,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