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计划包含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10个专项行动计划。
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物联网迅速成为了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聚焦物联网发展。例如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就将“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韩日等国也提出了相应的“U-Korea”、“U-Japan”战略。
而我国在2010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物联网,并于2012年2月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此次多部委联合出台专项行动计划,是对“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也显示出决策层对于发展物联网的重视和决心。
毫无疑问,物联网的前景是广阔的,而随着物联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未来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对于物联网行业的预期也会不断提高。在“十二五”规划发布后,新华社曾发布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而此次专项行动计划发布后,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但是,这种建立在政策扶持基础上的乐观预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之时,依靠政策强行推动行业发展难免有揠苗助长之虞,对于行政力量相对强势的我国而言更是如此。仅以新兴产业为例,当年在扶持政策下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如今依然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在购车补贴等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下销量一度冲高的新能源汽车,如今不仅市场需求萎靡,还面临着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甚至全球的物联网应用总体上仍处于推广期,还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市场回报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瓶颈。以物联网最关键的技术基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例,目前全球在超高频RFID领域尚无统一的标准,同时,自2008年以来,全球RFID的需求没有大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通过政策刺激,例如上马政府大型RFID项目,或许可以拉动行业规模增长,但可能面临技术标准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尴尬,更可能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发生。
不可否认,在当前我国经济内生动力降低,且大规模刺激政策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的当下,发展物联网这一最被世界各国看好的新兴产业,乃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在此过程中,政策扶持自然是重要组成,但切不可高估政策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更不可过度寄望于政策效果而盲目刺激行业发展,以免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