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3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次数:510
核心提示: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各地掀起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热潮,对新型城镇化的关注和争议也渐多,归纳起来大体有十个突出问题,急需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各地掀起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热潮,对新型城镇化的关注和争议也渐多,归纳起来大体有十个突出问题,急需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城镇化不等于“小镇化”

本世纪初,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城镇化随之盛传。然而,有些人夸大小城镇的作用,主张中国的城镇化要以小城镇为主,误导城镇化是“小镇化”。过去的城乡二元体制,要求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导致“城乡二元工业化”格局,形成了“城乡二元城市化”模式,造成“乡乡建城镇,镇镇像农村”的尴尬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100个小城镇抽样调查发现,除浙江、江苏、广东的少数小城镇外,多数小城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0.2万至0.3万人,小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增长率基本相同,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非常有限。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下,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载庞大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极为有限的功能,也无法承载庞大的农村人口转移,而且过度的小城镇开发,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城镇化切忌“空心化”

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核心是生产要素集约化,以二三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集中。目前,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其中不乏较成功的典型案例。但从总体看,也存在城市化要素集中度低、产业丰厚度不高、产业支撑力不足、规划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背离了城镇化规律,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同步,甚至彼此脱节、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城市开发,造成新城建设缺少产业支撑,缺少生产要素与人口的有序流动与集中,无法形成城市经济所特有的“集聚效应”,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原则,形成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格局,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绝不能搞“全域化”

中国正开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国家卫星遥感图像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倍,有些城市建成区扩张了近20倍。然而,有些地方城市化建设不够理性,恨不得把本区域都变成城市。殊不知,城镇化是个严肃的科学命题,需从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维度,科学界定和把握其规范内涵。仅从地理学空间角度讲,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是 “全域城市化”;从生态学角度讲,城乡兼容的“生态城市”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因此,“全域城市化”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上不可行,国际惯例上更是讲不通,不能让其误导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要防止“去农化”

城市发展需要人口与土地的非农化,但绝不能搞重城轻乡的“去农化”。城市不能脱离农业孤立存在。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地理学家称这种关系为“共生关系”。城市化需要自然空间演化、城市形态蔓延和空间距离改变,大都市的合理空间应当有农村和低城市化地区。按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农业是现代城市的 “绿肺”,是城市生态化的绿色屏障,是生态城市的生命之源,必须把农业与城市有机统一起来,回归生态城市轨道,建立城乡共生、工农同兴的和谐田园城市,实现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城镇化不能变成“水泥化”

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但城镇化不等于地产化,更不能搞成 “水泥化”。近年来,受土地财政和地产利润驱动,城市地产化势头仍很强劲,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硬覆盖快于软配套,地产化冲击城市化质量,使许多城市面临“成长的烦恼”,面临“城市病”的困惑。城市的好与坏不在大小,关键在于规划和建设得如何。世界上不少大都市,人口密度远高于国内大城市。相比之下,国内高城市化率的背后,高成本开发、低水平扩张、粗放化管理等隐忧日益凸显,尤其是地产开发挤占城市公共服务用地,城市绿化被“水泥化”开发所冲击,城市功能与环境质量堪忧,急需走出“水泥城”的困惑。

城镇化绝对不能“没文化”

当下城镇化火热虚高的背后,缺少个性特色的城区开发,千城一面、万楼一貌,除了各地气候与物产有所不同,几乎看不出城市间的差异,看不出城市的历史与人文积淀,看不出有什么文明和思想传承。没有文化的城市无异于没有灵魂的人。没有城市建设的文化自觉,该是多么不幸和悲哀。应当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力争在开发中保留历史文化,在改造中传承历史记忆,在建设中留下文化基因。即使是最古老、最破旧的城市遗迹,也要精心保留和传承下来,烙印城市特色魅力符号,亮出城市亮丽的文化名片,让城市成为唯一。

城镇化必须注重“功能化”

城市建设重在功能,功能建设决定城市质量。同为市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其感觉和状态大不相同。生活在美丽舒适宜居城市里的居民,与蜗居在脏乱差城市里的居民相比,其生活质量和满足感有天壤之别。这种差距源于城市建设功能,更取决于城市建设者的素质与能力。客观地讲,区位、气候与物产是城市差异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在不同的区位与气候条件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关键是看怎样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镇化至高境界是“人性化”

人是城市化的主体。理想的城市不仅宜业、宜商和宜学,更应宜居、宜养和宜游,说到底是适宜人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然而,目前我国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就业城市化快于农民市民化,多数农民工虽然以“常住人口”的身份被统计在城市化人口里,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市民,没有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许多农民工“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福利在乡下”,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急需过渡到“全城市化”,实现“同工同酬同福利”,成为无差别的新市民。此外,城市软硬环境建设,往往见物不见人,缺少人性化的规划与建设,有的城市甚至以“建设”的名义破坏城市文化和生态。城市发展急需回到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上,坚持规划建设、人文关怀、绿色城市和商业文明等基本原则,走城市人文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一个以自然美为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城镇化明智选择是“集群化”

城镇化路径选择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立足于国情、省情和市情。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保住耕地安全底线始终是首选战略。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欧美分散化、郊区化城市模式,应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走城市集群化发展道路,尽可能以较少的土地非农化支撑人口城市化。应当由过去强调“以小为主”转为“大中小并举”,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适度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地发展内聚性城市群、依存性城市群或网络性城市群,以城市群“极化效应”牵动城乡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过去,辽宁城市化率领先全国,得益于城市群的崛起。未来城市化更需集群化发展,依靠大城市圈或大城市群汇集要素、集群产业、集聚人口。

城镇化不宜过度“行政化”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问题,是攸关城镇化成败的大问题。由于历史传统和体制等原因,过度行政化的现象带有普遍性,城镇化建设也不例外。比如近年来,政府采取撤县建市、撤县设区和区划调整等方式,满足了区域扩张与城市增长的需求。但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容易导致资源错配,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有悖城市经济发展规律。急需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撤出城市建设的微观领域,实行 “积极但不干预”政策,集中精力做好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依靠市场(公司)力量聚合城市发展要素,依靠市场杠杆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提高城市建设效率与质量。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