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中国建设离不开地理空间框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30  来源:赛迪网  浏览次数:725
核心提示:在9月24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信息获取与处理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他还表示,数字中国是智慧中国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支撑,如果离开地理空间框架直接建设智慧中国、智慧城市是不可行的。
  • 位置属性:头条一
在9月24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信息获取与处理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他还表示,数字中国是智慧中国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支撑,如果离开地理空间框架直接建设智慧中国、智慧城市是不可行的。

信息获取与处理是智慧城市建设核心

李朋德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主抓的一个发展方向。人体与城市的系统对比,人有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城市也有这些系统,交通设施、通信设施、行政管理、物流运输、环境监测、能源供应、社会管理,这些系统之间都是类似的,是闭环的。人体感知与城市感知也是类似的,大脑有神经系统、感知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系统,构成感知行动的过程。同样,一个城市也会有网络系统、监管团队、传感器、网络系统,之间是对应的。

他认为,智慧城市的信息获取与处理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一是数据采集,二是处理,三是挖掘知识,四是形成决策,尤其是在数据采集上,需要大投入。如果信息处理水平不高,而且数据分散在各个方面,就谈不上知识挖掘,因此下一步发展重点是依靠大数据等新技术把社会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充分的融合。作为智慧区域和智能领域,智慧中国、智慧社区、智慧省区、智慧城市更强调区域概念,而智能是强调行业性,例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水务、智能医疗,智能是更具体化,成条状,支撑它们的包括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数据、信息和知识,最终构成智慧中国一个大的布局。智慧区域的基本结构,最核心的是IT类基础设施,其次是位置与物联网,再次是地理空间框架、智能行业应用,在此基础上要开展大数据知识挖掘,从而形成智慧决策支持,例如地理国情监测一定要为政府提供知识化的决策支持服务。智能领域的基本结构,包括生产设施,例如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中间有网络交换,把生产线和数据关联起来,信息处理和辅助决策与业务运管相关联。

他还表示,在社会管理与智慧社区方面,智慧城市建设要从行业智能化做起。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农业,生态文明与智能环境,生存所需的空气、水、土壤、生物也需要规划、监管、监测、分析。在应急救灾方面,需要建立从预警、响应、评估到规划的体系。在国土资源智能监管方面,需要建立国土“一张图”。人口健康与智能医疗方面,尤其是远程医疗、远程诊断将成为必然发展方向。现代物流与智能交通方面,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港口、码头、航空,都要一体化的进行物流配送和网络流量的监控。文化产业与智能文物保护方面,保证文物的安全就需要相应建立的生态环境。绿色出行与智能铁路方面,铁路路线的监督管理等都需要位置服务。

智慧中国建设离不开地理空间框架

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快,互联网普及率很高。宽带中国、三网融合、数字广播、家庭智能终端、3G、4G和移动通信都已成为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新一代智能手表具有通信、导航功能。智慧位置服务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人是智慧中国的一个信息终端,无时不在产生信息和消费信息,但人的主动性永远不可替代。

李朋德表示,目前,我国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正在开展,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序列上对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进行测定、判定,找到变化,然后进行分析,找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挖掘。我国要开展地理国情的建模,要摸清地理国情的现状,要监测地理国情的变化,开展地理国情的分析,呈现地理国情监测的分析结果。

他指出,传统的4D产品一定要转化为适合信息服务的新一代产品,4D产品是从模拟产品转过来的,在信息化时代,尤其互联网交互服务时代,我国要形成新的数据体系,第一,地理参照系,包括大地坐标、地理网络和地名地址;第二,地理实体,包括离散地物、网状地物、权属边界;第三,地理覆盖;第四,地理分析,形成地理统计报表、关键分析、可视化改造。这四方面应成为未来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发展的基础数据。

信息化测绘的技术特征,包括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应用社会化。他谈到,国家地理时空云环境构建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天地图建设至今,智慧城市和天地图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各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也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下一步要形成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体系,构建功能完善、性能强大的国家地球影像服务云环境,这将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内容的拓展、体验感知提升起到巨大作用。

他认为,智慧中国的建设应考虑以下几点:第一,科学规划,谋划顶层。第二,基础设施,建改互动。第三,公共设施,突出民生。第四,政府协调,资源共享。第五,智慧中国,位置先行。第六,地情监测,生态环境。第七,多元投入,行业应用。第八,新兴科技,产业带动。第九,智慧城市,管理为重。

位置智能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万物离不开位置。通过宽带中国的互联把中国位置、天地图、地理国情成果连起来,形成三维的、真实的、动态化的中国。数字中国是智慧中国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支撑,如果离开地理空间框架直接建设智慧中国、智慧城市是不可行的。智慧中国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神经系统。智慧中国建设城市行业先行。智慧中国建设需要科技支撑,标准先行。

最后,李朋德表示,通过智慧中国的建设,我国应把数字中国、地理国情检测、物联网发展、云计算环境和大数据处理关联在一起,形成能够支持国家科技化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决策体系。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