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微芯片,能使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RP)退行性疾病的盲人重见光明,且无需辅助的外部可见设备。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
当该芯片被放置在眼球后方时,能使天生具有RP的患者恢复视觉功能。RP是指影响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功能退化的一种疾病,尤其会对黄斑层中的感光器造成影响。RP患者的感光细胞将逐渐变性,并丧失功能,直至最终导致失明。虽然这种疾病无法治愈,但视网膜神经却可在一个亮点保留相应的功能。如果能对这些神经进行刺激,某种形式的视力或将得到恢复。
这种外部供电的光敏微芯片将通过手术植入患者的视网膜表面下方,同时进入黄斑区。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域,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在该区,因此任何累及黄斑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和变形等。而芯片植入这一位置能够对光学组织进行电刺激,令1500万患者告别失明,部分恢复自己的视力,且无需眼镜或屏幕等外部可见设备的辅助。
该芯片约为3毫米大小,由1500个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放大器和电极,用以刺激视网膜神经。除此之外,还有16个电极能够直接刺激视神经,产生某种程度的线条和色彩形式的人工视觉。研究报告显示,在近期的测试中,大多数芯片植入患者都能够识别面部表情,辨别桌上的水果等物体,并能够读懂路标。其中两位的视觉敏锐度还超过了此前受测病患的视力分辨率。
科研人员表示,迄今为止已有36名患者接受了芯片植入,测试的结果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该芯片的制造商、“视网膜植入物”公司的行政长官沃尔特·罗贝尔说:“持续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抵达下一个里程碑,为生活在黑暗之中的RP患者提供治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