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二氧化碳指数超标,本窟暂停开放。”敦煌莫高窟328窟前放置着这样一个黄色提示牌,看到这个牌子,前来参观的游客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移步去其他洞窟参观。
这个黄色提示牌的另一端连接着敦煌研究院今年6月初刚投入试用的风险预控监测中心。监控中心一面大屏幕显示着24项不同内容,实时监测着洞窟内各种数据:窟区二氧化碳动态图、人流量、相对湿度动态图……如果某些指标超标,监控中心会自动报警,向前方发出提示信息,谢绝游客进入。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介绍说,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其中面积为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可开放洞窟有40多个,大量洞窟面积小于25平方米,其中不少洞窟面积非常狭小,这些洞窟并不适合开放参观,如果二氧化碳长期滞留在窟内,必然对洞窟内的壁画产生很大影响,进入洞窟人数增多,也会导致窟内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温度上升,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窟内已有病害的发展。
除了对窟内壁画有侵蚀以外,二氧化碳浓度等超标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莫高窟就曾发生过有洞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一名讲解员缺氧晕倒的情况。”樊锦诗说。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佛教艺术圣地”,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给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带来难题。据敦煌研究院的数据统计,今年进入7月以来,莫高窟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人次。而莫高窟多年的开放经验及科研人员对莫高窟的研究与监测显示,莫高窟每日比较安全、合理的游客接待量为3000人次。
每年5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期间,游客的数量往往会超出其最大承载量。2012年国庆期间,有4天时间,莫高窟单日游客接待量已超过1万人次,最多一天达到了1.8万余人。
“游客人数过多,既有可能降低游客参观体验质量,又将威胁文物安全。”樊锦诗说,因此,做好莫高窟的监测和风险预控工作至关重要。
樊锦诗说,今年6月,敦煌研究院投入试用预控监测中心,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莫高窟文物的实时科学监测。
“基于物联网技术,研究院研发了洞窟微环境监测系统、文物本体监测系统、游客实时监测系统及洞窟微环境自动调节系统等多个系统,实现对洞窟管理、文物本体保护等多方面的连续监测。”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范宇权说,根据监测数据,他们会主动调整洞窟内的微环境指标,调整游客参观线路。
“通过研发相应传感设备,以及无线传感网络和面向多网络互联的网络融合技术,分析洞窟实时环境数据与文物病害发生和发展程度间关系,可实现对莫高窟更全面和更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敦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武发思告诉记者。
樊锦诗表示,物联网技术在莫高窟中的应用能最终实现洞窟的开放管理、游客游览路线调度、保护与游览信息互动展示的相互支撑,为洞窟开放管理、游客调度等提供决策支持,减少游客参观对壁画等文物造成的影响,并形成相关技术规范。
“虽然暂时不开放指数超标的洞窟,但我们调整开放了其他指数达标的洞窟,不会让游客扫兴而归。”樊锦诗告诉记者,敦煌研究院还在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展示莫高窟创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重点洞窟的佛教艺术,以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