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了太多关于医疗信息化的采访,从院内到院外,从电子病历到HRP……不能说对医疗信息化业务了如指掌,但或多或少都有涉足。而对于卫生监督这样的公共卫生部门,却了解无多。于是,带着疑惑走进了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卫生监督机构作为政府履行卫生监管职能的执行机构,掌握着卫生法律规范、标准、政策、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等大量高价值信息;基于特定的社会管理功能,其信息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公众的卫生健康与生命安全以及管理对象的依法经营行为。因此,持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是卫生监督机构面临的一项核心任务。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管理的对象不是自然人,而是“管理相对人”,也就是说,因为其执法对象为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和非法行医等,所以其面对的多是以“单位”做计量的“相对人”。
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信息处王晖副处长介绍,全国各级卫生监督人员共计八九万人,这些人分散到全国30余个省份,人数便显得少得可怜,单靠以往的“夹个本,拿支笔”的纸笔记录执法肯定会效率低下。所以,这种情势下,卫生监督部门也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卫生监督信息化遵循“3521”规划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09年以前,没有国家级平台,仅有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方建设了省级的卫生信息监督平台。2009年开始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级、省级平台两级平台(两级平台也遵循“3521”建设规划),开发了卫生监督报告系统和卫生监督核心业务系统(卫生监督行政许可系统和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系统)。国家级平台部署卫生监督报告系统,以数据为核心,为数据挖掘与分析奠定基础,省级平台的主要功能是部署核心业务系统,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务水平,促进严格履职,提交高质量数据。截至2009年底以前,全国7个省已各自开发建设和应用卫生监督业务系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多个行业都有了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的背景下,卫生监督中心为提高执法效率,也借鉴了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基于移动互联网为一线监督执法人员开发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现场执法系统,并为试点机构配备手持执法终端,便于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的日常监督与处罚。
截至目前,通过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已初步搭建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开发并推广了全国统一使用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在辽宁省、安徽省、云南省、湖北省和新疆自治区五个省(自治区)部分监督机构正式使用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
卫生监督信息化历程:筹备年-建设年-采集年-质量年-数据分析年
王晖副处长总结说,2009年之前,卫生监督中心的信息化处于筹备阶段,重点是标准化建设,编制了规范用语和相关数据标准,申请立项。
2009年-2010年属于建设阶段,重点进行系统软硬件建设,搭建平台,开发系统。
2011年,进入信息采集阶段,重点是及时、全面、完整的采集个案数据。推广信息报告系统,试点核心业务系统,建立交换标准和交换平台自动获取已建业务系统省份的数据。
2012年,重点工作是提高数据质量,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提高数据的质量,同时试点推广核心业务系统,在提高地方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获取质量更高的数据。
2013年,进入数据分析挖据阶段,初步建立信息资源中心,做好信息服务。
收集到的数据已初步具备大数据的特征
随着卫生监督部门采集的数据量的增大,王晖表示,目前采集上来的数据已初步具备大数据的特征。但数据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质量管理任务繁重。
未来卫生监督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王晖认为,信息化建设不能自弹自唱在为业务人员和管理部门服务的同时,要面向广大百姓,为百姓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提升信息便民和公平普惠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