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疗事业正步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医疗信息化让医疗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以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为基础、优质高效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支撑,搭建起医患互动、移动医护和院前急救系统等环环相扣的医疗信息化系统。
“移动医护通”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掌握患者病情
目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已与北京三甲医院展开广泛合作,基于无线Wi-Fi网络覆盖和短彩信平台的医患互动、移动医护通、健康互动、“千里眼”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也使医患互动更加便捷。
以309医院为例,作为最早应用移动信息化的三甲医院之一,这家医院已基本构成完整的移动医疗系统。副院长卜海兵表示,医院此前在信息化方面已经有很多的积累,但在硬件方面,原有的笔记本电脑、PDA在移动应用上不够方便,离真正的“移动”还有较大距离。好在随着技术更新,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出现解决了技术瓶颈,使移动医疗得以很快应用到临床上。
卜院长表示,移动医疗系统不是桌面系统的简单搬家,而是要发挥无线的技术优势,多方面拓宽现有医院的功能,或者弥补原有系统的不足。比如,通过“移动医生应用”,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病情,并同步做出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即使医生不在医院,也可以根据系统信息申请诊断报告、下医嘱。而通过“移动护士应用”,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最基本的测量体温为例,原先需要三名护士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使用“移动护士应用”后只要一名护士就能完成。
“医疗信息协同平台”实现急救信息多方共享
今年8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和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协和医院、人民医院签署医疗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医疗信息协同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圣地亚哥911急救中心的信息化体系。
据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蒙芹介绍,现在,当有患者拨打999急救电话时,指挥中心会通过现场大屏幕调动就近的车辆,并在抢救和转运途中选择综合条件最优的医院。与此同时,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信息远程发回指挥中心,并可接受从指挥中心发来的远程指导。而即将接收患者的医院此时也已接到相关信息,在患者到达前即可完成血库、手术台等相关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赢取抢救时间。
据悉,除协和医院、人民医院外,北京医院、301医院、友谊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和北京三院也在部署这一系统,以便更好地解决院前急救和院内衔接的信息化问题。
此外,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还专为社区卫生服务量身打造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健康互动”项目,该项目一期功能涵盖妇幼保健、疫苗提醒、慢病管理、病患关怀和内部办公等,可以通过短信、彩信等方式发布健康提示,促进医患交流。
北京移动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卫生系统、医师协会、医院协会等单位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北京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让医疗服务信息化的先进成果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