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内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
其实,交通安全不仅是一个中国话题,也是世界话题。在交通日益繁忙的当下,交通安全更是个迫切的话题。如何避开拥堵,如何避开危险,不仅是个社会命题,同样也是个科技命题。交通安全不光要靠人们行为的自觉与规范,同样也要靠新科技来帮忙。
智能
道路
公路传感器预警危险
太阳能灯指引前行路公路在夜间自动照明
智能道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道路通过先进的通信设施不断向车辆发送各种交通信息,车辆接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实现安全高效地通行。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融合了多种技术,如信息处理、数据通信、电子传感、自动控制等。
公路传感器预警危险
欧洲E4公路是处于瑞典北部城市Pite和Lule之间的路段,是瑞典最智能的一段公路。路上安装了太阳能传感器,可以对行驶车辆做出路面结冰、事故拥堵和其他危险情况的预警。传感器连接在沥青与胶合剂铺成的路面之间,利用太阳能电池工作,每个装置包括灯、信息处理器、储存器、感应器和信息交换器。同时,E4公路上安装了400个信息发布装置,利用无线网络为驾驶员提供信息。
太阳能灯指引前行路
英国曾展示了未来十年智能高速公路的“模样”:在道路上,一种被称为“猫眼”的太阳能路面标识灯被广泛使用,它可有效吸收太阳能,即使阴天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夜间使用,照射距离比目前使用的标识灯远十倍,驾驶者在八百米外就看到。路面下还设有传感器,将实时数据传达到计算机控制中心,一旦路面出现缺陷可以尽快修复。另外,这种公路还配有由高技术装备的探寻车,能以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和公路干线上收集路况信息;发生交通事故时,随时待命的清障车几分钟内即可将损毁车辆拖走。
公路在夜间自动照明
明年,荷兰将率先使用智能夜光公路,给夜色里驾车的人们带来一份安全和便捷。
最先提出来的想法之一是设立电动车优先车道,这条车道可以让电动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充电。它还有能效节约的设计:在公路两旁安装节能灯,当驾驶员驾驶着汽车驶近这些灯时,灯便渐渐点亮;当驶离时,这些灯就会逐渐熄灭。
2013年中期,布拉班特省将率先体验到夜光公路下面两个特性:公路将用一种光致冷光粉末涂上道路分隔线。这种材料可在阳光下进行充电,在夜晚就能发光照亮公路,维持时间可高达十小时;另一项技术就是采用温度应答动力学漆,它能使透明的冰晶体在驾驶员面前无所遁形。
人车
安全
小格刚拿到驾照就买了辆SUV,开大车让他这个新手有点头疼,他正谋划着买一个360度全景的雷达指示。尽管这个想法被众多老司机“嘲笑了一番”,但他们都觉得,和十年前的汽车相比,如今的汽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有科技含量。现在的汽车,已经不再是“沉默的伙伴”,不仅能保障司机的安全,也在照顾行人的安全。
车与行人安全互动
以汽车安全出名的沃尔沃正在完善一套称为“城市安全”的系统,在这套系统里,行车与行人能够展开互动,以保证双方的安全。
“城市安全”的系统分三个部分:预防、辅助以及保护。在预防环节,“全力自动刹车的行人探测系统”是一个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系统,可以探测车前的行人,如果有人走入汽车的行进路线即会发出警告,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做出反应,系统会自动全力刹车。
辅助系统中的车流辅助功能系统,能帮助汽车在车流中自动调整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交互式交通提醒系统,能帮助驾驶员在倒车驶出狭小的停车位时,提示驾驶者后面有驶来的车辆;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时,驾驶员很难看到从后方快速靠近的车辆,或斜对角进入到驾驶员盲点区域的车辆,在这种紧急状况下,盲点信息系统能帮助驾驶员获悉道路交通状况,在决定变线或转向之前对路面情况有更好的了解;在高速公路或多车道道路行驶时,当驾驶员注意力分散而偏离车道,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利用协助转向和方向盘震动提醒驾驶者及时修正。新的安全系统还能为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的驾驶员提供警示。
德国人则研发了一套车载立体图像采集系统,由两台高解析度的摄像机进行图像采集,如果发现行人从车前横穿将会自动激活车辆的刹车系统,防止碰撞发生。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可精确的探测到行人与车辆的距离,甚至还能测出行人的身高。
如果刹车系统未被激活而行人距离过近时,系统将会扫描周围环境,然后引导车辆进行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