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在闵行区已经不再是抽象概念。坐在家里就能知道社区卫生中心某个科室有多少人挂号,现在叫到第几号;借了免费自行车,在手机上查一下,就可以知道附近哪里有还车点,还剩几个锁柱……如此智慧的生活已经来到闵行。
11月7日,位于航新路228号的闵行区智慧生活体验中心正式向市民开放。“智慧闵行”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也同时上线。“智慧闵行”整合了以往几个政务便民信息化平台和多项信息化建设成果。市民只要安装“智慧闵行”手机应用软件,就可以轻松享受14大类76项智慧民生服务。
比较菜价
老家电重焕青春
12月24日,在闵行区智慧生活体验中心,来自阳光神州苑的退休阿姨唐敏芬和徐斌芳着实开了眼界。“今朝鸡毛菜涨价了,吴泾和龙柏都要6块一斤,颛桥顶便宜,只要4块1,今朝均价4块9角4,比昨天涨了2.92%。刀豆也贵了,菠菜倒便宜了一眼眼……”工作人员告诉她们,这些菜价都是闵行区物价局采集各镇街道菜价信息后,每天上午10时前统一发送的,还将今日和昨日均价比较,价格上涨的用红色箭头标出,价格下跌的用绿色标出,“马大嫂”看了一目了然。
两位阿姨发现,“闵行智慧社区”页面里“宝藏”真不少,天气、路况、物价、就业、旅游、教育……样样信息都可以查到。不过,两位阿姨最关心的是菜价和健康。社区卫生中心所有科室挂号情况、候诊人数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太实用了,”徐斌芳说,“在家就知道医院人多人少,像现在10点多了,人多我就不去了,下午再去。”
令她们喜出望外的还有广场舞教程。“这个灵的,”唐敏芬说,她曾在电脑上下载了教程,但屏幕太小看不清;电视机屏幕大,以后可以在家跟着电视学跳广场舞。
“IPTV闵行智慧社区”有许多具有闵行特色的应用功能。其中包括老年关爱、老有所乐、闵行物价信息、闵行电视台、我的医疗、挂号信息等,还有一系列的市级应用模块。
在“老有所乐”模块中,有健康养生、开心娱乐、戏曲天地、时事新闻、讲座专栏、旅行天下、法律维权、信息公告栏8个子目录。“开心娱乐”里还开通社区晚会的视频上传,居民可以在家观看社区晚会的录像。唐敏芬和徐斌芳充满期待,“在电视上能看到自己表演,太好了!”
目前闵行80万电视用户中,25万户是IPTV用户,其余的是东方有线用户,各自享受“智慧社区”的服务。唐敏芬阿姨说:“想不到,电视机还好派介许多用场!”
智能居家
老人跌倒会报警
现在很多老人不和子女一起住。独居老人摔倒了,突发疾病怎么办?很多儿女都有这样的担心。闵行区智慧生活体验中心的智能居家系列展品可以打消他们的部分忧虑。
卧室中一张看似普通的双人床集成了先进的生理体征传感器,与之相连的计算机设备会自动记录用户在睡眠时的各种体征数据,如心率、睡眠时间。一旦系统检测到心率异常,就会根据设定通知相关亲属、监控中心等,后者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将大大降低独居老人发生意外的风险。
卫生间里的智能地垫既可以统计用户蹲马桶的时间,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发送报警信号。现在很多老人独居家中,有可能发生伤害性事故,如滑倒或心脏病发作等。将这块地垫放在老人常用的地方,比如卫生间、床边等,只要老人在遭遇险情时还有意识,按设定好的指令,比如在毯子上用脚连续点3次,远在外地的子女也能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APP获得报警信号。
智慧生活体验中心内展示的智能产品80%以上来自闵行区企业的自主研发成熟产品。闵行区科委副主任赵世莹说,开设智慧生活体验中心的目的,就是让居民对“智慧社区”的成果有直观且真实的体验,也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平台。“在这里展示的,都是能享受到的服务、能买到的产品。”
“智慧闵行”APP
整合76项服务
儿子在学校午饭吃了什么?阳光神州苑的居委干部陆婉君在“智慧闵行”系统输入儿子的身份证号码,一查,发现儿子中午的菜谱是“红烧鸡块、三鲜鱼面筋、葱油莴笋、咖喱牛肉粉”,“小家伙吃的不错嘛!”她挺满意的。接下来,她又查看了孩子的一周的学习课程和考试成绩。孩子成绩不错,她放心了。
赵世莹介绍,根据《“智慧闵行”建设行动计划》,“智慧闵行”建设主要涵盖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中心、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7大部分。随着各领域重点项目的推进,“智慧闵行”也正逐步展示其追求的宜居、健康、适老、环保的“智慧生活”理念。
他说,随着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各级政府部门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互不统属、各自建设、数据不能共享等不足。闵行自2012年以来,制定了《闵行区推进“智慧闵行”建设行动计划》,意在为闵行转型发展打开一个由政府、社会、百姓共同打造的“智慧通道”。相对于以前许多碎片化的信息,这一平台整合了区内几个政务便民信息化平台和多项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市民提供包括政务、民生、生活服务信息检索查询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目前“智慧闵行”APP覆盖政策咨询、医疗、教育、体育、交通、文化、就业、物价、天气、养老、生活、旅游等14大类的76项智慧民生服务。
疏导交通
建35条“绿波走廊”
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随着区域内汽车保有量和过境交通流的不断上升,闵行区的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碰到长假或恶劣雨雪雾等天气,闵行部分区域道路就会出现大面积和长时间的拥堵,甚至可能出现交通基本瘫痪状态。
据统计,近5年来,全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分别从6.5万辆、34万辆增至26.5万辆和84万辆,增幅分别达到407%、247%,增幅远远超过道路增长速度,道路硬件设施与车辆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以闵行区的外环线为例,1998年建成时,设计流量每小时6万车次,但当前实际断面流量已经达到了近30万车次。同时,由于闵行特殊的地理位置,过境交通在本区道路交通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沪青平公路、漕宝路、顾戴路、莘松路等本区主干道也是全市交通的重要命脉,车多路少的矛盾更加尖锐。
2012年,闵行区科委牵头,开展了智慧闵行建设的顶层设计,智慧交通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正式纳入总体规划。根据“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2010年闵行区开展了一期工程建设。一期项目主要是先在闵行区城市化程度较高、交通量大、出行需求高的“一线”、“一面”试点。“一线”指的是七莘路-沪闵路(北起沪青平公路,南至东川路);“一面”指的是莘庄城区(北起顾戴路、东到S20-S4高速、西到场东路、南到沁春路)。
试点区域初步建立了闵行区交通管理中心和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并实现了与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市交警总队交通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实现了100个交叉口信号灯自适应控制;建立了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在进出莘庄城区的主要路口设立了5块可变信息标志,以图形和文字形式反映七莘路、沪闵路、闵松路、春申路等地面主干道和相关高架道路的信息,对交通流进行实时诱导;建立交通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对中春路跨线桥各车道的分车型的交通流量、占有率和车速等信息采集;共享区视频图像租赁项目资源,组建了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使原有监控系统服务于交通管理工作。
项目建成后,在莘庄城区和沪闵路七莘路一线内形成了35条“绿波走廊”,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一期工程完成后,项目组按照原定的工作计划,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路口勘查工作,形成了后续方案。按照“智慧闵行”的顶层设计和“智慧闵行”的规划,交通信息化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对车辆、人员、事件等信息的全面感知,实现对民众交通出行需求的感知,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区道路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达到系统覆盖区域交通平均行程时间减少10%、平均行程车速提高12%。
【记者手记】
创新,从群众需求切入
在手机上可以查询孩子在校的情况;去医院前,在电视上就能查询到要去的科室目前还有多少人排队;交通管理用上信息手段,一路“绿波”车子走得畅了……今后这一大数据平台将继续增加服务内容和功能,为百姓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服务。
从深层次看,“智慧城市”的超级根本动力在于政府自我加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而创新的切入点是群众的需求、基层工作实际。
只要找准了切入点,拿出来的成果就自然受百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