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我国智能交通对城市影响研究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9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浏览次数:1660

经济价值:信息资源开放催生千亿级产业

城市道路资源的不可扩展以及车辆越来越多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如果遇到了灾害天气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交通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成为智能交通实现产业化的重点方向。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在7月31日的第三届智能运输大会上透露,《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已经提交至部长办公会,按照工作计划,该发展战略有望于今年8月印发,这将是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该战略在鼓励产业发展方面,明确将创新模式,着力推进智能交通产业化,积极营造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与电信运营、广播电视、金融、气象等行业或部门的合作,支持和引导带动性强、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以及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运营管理和电子支付领域实现产业突破。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信息化管理处处长邹力表示,尽管智能交通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不高,且规模化应用不足。而相比技术上的差距,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更为滞后。王笑京介绍,目前智能交通应用相对成熟的是在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和车载导航方面,在其他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大多数还在试用阶段。为此,该战略提出智能交通要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交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要达到这一目标,洪晓枫表示,将开放一部分地理信息资源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加工和增值服务,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增强多层次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要加快研究建立技术、应用和资本共同引领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有分析指出,这将掀起企业参与智能交通的热情。

产业化突破的重点将在信息服务、交通电子支付等方面。信息服务包括交通的运营管理、海量数据的手机存储处理、交通管理软件的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交通电子支付则包括不停车收费、公交一卡通、停车场的收费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支付等方面。

据了解,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家,政策将直接驱动市场对视频、安防、监控、收费等设备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1820亿元。而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项目数量达195项,比上年增长129%;千万级项目市场规模合计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在开放信息资源、明确投资力度的促动下,智能交通产业化进程将显著加快。据交通运输部交通信息中心透露,该中心开发推广的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综合监督服务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目前已有150.9万辆“两客一危”车辆入网,覆盖31个省区市,下一步还将向出租车推广,发展态势非常好。这还仅仅是针对营运车辆的信息服务,如果推广到整个市场,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