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物联网技术,买主用手机就能看到猪的成长视频,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质量追溯体系能对买主负责到底。”6月13日,崇州市黎坝村“西蜀巧妹”生态养殖场负责人简轶告诉记者,猪场采用智能化管理,受到消费者欢迎,虽然距离出栏还有一段时间,但猪场已有30多头猪被认养了。
崇州市农发局副局长王志良介绍,在崇州市桤泉镇农业服务站安装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囊括了农业资讯、农业质量追溯系统、农资与农产品交易系统等内容。智慧农业在生产环节的精髓就是实现农业种养殖的智能化管理,从以前靠人工经验,转而靠计算机程序,实现精准操控,减少经营风险。
目标
降风险提品质实现管理智能化
作为年出栏商品猪百万头的生猪大市,崇州从这一优势产业率先破题,探讨智慧农业的可行空间。崇州市农发局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朱山告诉记者,以生猪养殖为例,该产业有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市场虽不可控,但疫病多少还能有些防控能力。
“通过和成都提供物联网技术的科技公司协商,我们给猪娃的饮水槽安装传感器,再往他们脚上套一个内部载有电子芯片的塑料环,就像公交系统用的智能IC卡,通过磁感应,统计他们饮水次数,如果数量上有异常,可能就是发病征兆。”先期将对1-2个圈的几十头猪做试点,如果效果好,再进行推广。
此外,记者看到猪圈里已安装了无线采集器,对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进行实时监督。业主不必被拴在养殖场,通过远程终端便可实时调节以上气体浓度、空气温度、湿度等。疫病、环境控制好,抗生素就用的少甚至不用,猪肉就能吃得更放心。
王志良介绍,崇州今年6个申报单位中,“西蜀巧妹”、“巨星”两家生猪养殖企业入选试点单位。在自己投资60万元的基础上,由成都市给予最多不超过60万元的资金补贴。
“智慧农业对于企业是个新卖点,刚刚放出消息,我们便接到了20多个订单,对产品品质和公司品牌的提升都有好处。”简轶说道。
瓶颈
技术待完善研发要贴合生产应用
“今后,该平台应该向种养条件更苛刻且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辐射。”朱山举例说,石斛是原产自云南的名贵中药材,现在崇州也有一家四五百亩的石斛种植基地。由于缺乏种植传统,新品种在当地需要较长的磨合期。“要是通过智慧农业严密控制其生长环境,就可以制造出崇州本来并不具有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让这一产值较高的项目在当地生根。”此外,高端花卉、大棚反季蔬菜等都将是智慧农业的“大客户”。“从目前来看,仍然有技术瓶颈,成都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力度落后于上海等地,包括我们将要使用的RFID(射频识别)二维码,不是触发型的,比如猪可能只是凑近水槽但没有喝水,感应器也会感应到;此外,二维码被弄脏,也可能影响其敏感性。”朱山说,技术公司是他们主要依赖的对象,希望能够以市场需求来刺激、加快前段的技术开发,使其更加贴合生产实际应用,让智慧农业尽快拥有更成熟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