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智慧城市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减排目标,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欧盟在其新能源研究投资方案中,为“智慧城市”建设投资110亿欧元,选择25~30个城市发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提升能源效率,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城市包括哥本哈根、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曼彻斯特等。
欧盟还重点支持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研究,鼓励城市与企业界伙伴组成团队申请欧盟资助,研究如何整合性地管理城市能源流(energy flows),包括交通、水、垃圾处理、建筑供暖与制冷系统等。
2007年10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区域科学中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从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移动、智慧环境等六个维度,通过一系列要素指标来衡量典型欧洲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据其发布的《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卢森堡、丹麦的奥胡斯(Aarhus)、芬兰的图尔库(Turku);丹麦和芬兰位居榜单前列的城市较多,城市总体的智慧化程度较高。《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报告还首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及发展目标。
2009年11月,欧盟提出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与可持续的低碳经济、信息通信技术与研究创新、高速开放的互联网、在线市场与接入创新、国际信息通信技术竞争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公共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作用。其构建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由一种绿色的理念指导,这种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外在表现就是“可持续性”、“低碳性”、“环境友好性”等;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在这一发展中应该起的作用,以及如何突破、改进目标应用发展中的瓶颈。
2010年,欧洲各国500 多名市长和代表在欧盟总部签署《市长盟约》,承诺努力节能减排,力争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
2010年5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年战略》,将“欧洲数字化议程”确立为欧盟促进经济增长的七大旗舰计划之一,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普及,取得稳定、持续和全面经济增长。同时提出未来三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实现智慧型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城市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1年6月21日,欧盟能源委员公布“欧盟新智慧城市与社区行动”报告(EU's new Smart Cities and Communities Initiative)。报告指出,现在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最好时机。无论城市还是工业部门,都希望找到综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便为居民提供清洁、安全与价格合理的能源。
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比较侧重于某一领域的智能试点应用,并未发布城市的整体规划。以下是欧洲两个智慧城市案例。
(一)斯德哥尔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2009年“年度智慧城市”奖获得者。由美国智囊机构“智能社区论坛”颁发的这一奖项表明,该城市在智能交通、宽带部署、创造和维持知识型劳动力的能力、数字包容性、城市创新能力、市场营销与宣传能力等领域均有优秀表现。
2009年,欧盟委员会将斯德哥尔摩命名为欧洲第一个绿色首都。理由是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发展整体构想提出,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到2050年成为不依赖矿物燃料的城市。
1.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智慧斯德哥尔摩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与IBM合作,采用IBM的流分析技术,从近15000辆出租车驾驶室内的全球定位系统中收集实时信息,帮助斯德哥尔摩改善整体交通和通勤状况。此外,该系统还帮助收集和分析货车、交通流量、运输系统、污染检测、天气信息等数据,从而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可靠途径。
斯德哥尔摩2006年开始试用智能交通系统,到2009年交通堵塞降低25%,交通排队所需时间降低50%,城市污染下降15%,新增4万人每天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收入增长10%。
2.优质、均等的基础设施惠及全民
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放开了电信服务市场。斯德哥尔摩市政府于1994年成立了一家名为Stokab的公司,负责建设整个市政区光纤网络。Stokab公司用遍布全市的光纤传输基础设施为相互竞争的400多家运营商提供基础的传输服务,为所有运营商提供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这种模式,使得该市通信成本远低于让运营商各自建立网络的成本。
Stokab建立传输基础设施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府于2007年宣布一项四年内投资7220万美元,开发供市民使用的电子服务的计划。目前该城市已在提供一系列便民的在线服务。
(二)阿姆斯特丹
荷兰阿姆斯特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可持续的生活,可持续的工作,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四大战略。
1.可持续的生活战略
阿姆斯特丹拥有40万户居民,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居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3%。通过智能化的节能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城市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该市Geuzenveld地区,电网管理者为超过500户家庭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反馈显示设备,促使居民更加关心自家的能源使用情况并学会制定家庭节能方案。这项举措帮助这些家庭节省能源8%以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则降低近9%。
2.可持续的工作战略
阿姆斯特可持续的工作战略的内涵在于建立智能化大厦,降低商业工作领域的能源消耗。
位于阿姆斯特丹世贸中心附近、总建筑面积接近4万平米的ITO Tower大厦是可持续工作的示范性、实验性项目。该大厦主要通过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物业管理系统,智能电源插座等智能设备降低工作区能耗,提升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
3.可持续的交通战略
主要是在港口电站配备电源接口,为传统交通工具提供清洁能源。阿姆斯特丹的Ship To Grid项目为轿车、公车、卡车、游轮等交通工具提供清洁能源。其中的智能电话支付系统和清洁能源发电体系都是阿市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型技术。阿姆斯特丹港口的73个靠岸电站中,现已配备154个电源接口,可为使用电源动力的游船与货船充电。这样可以减少柴汽油和其他不可生能源的使用量,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4.可持续的公共空间战略
2009年6月启动的气候大街(Climate Street)项目,主要是对后勤部门、公共空间和商户进行智能化改造。包括,垃圾运输、回收使用清洁能源车辆,街道照明使用可随行人数量调节的智能照明系统,大量使用太阳能发光设备,为商户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反馈装置等。这些技术措施提高了街区的电源使用率,改善了当地的环境,也让很多商户有了节约能源、废物回收的意识。
阿姆斯特丹建设智慧城市的背后,有着担忧当地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的诉求。阿姆斯特丹面积219平方公里,仅占荷兰国土面积的0.5%,而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荷兰全国的33%。若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5年,阿姆斯特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每年635万吨,较2006年增长25%以上。通过实施可持续的智慧城市战略,阿姆斯特丹预计可将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635万吨这个基础上降低60%,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