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小县城点缀在黄土高原腹地,一个个定位明确的小城镇在黄土沟壑中星罗棋布。通过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和城乡行政区划,延安创造出新型城镇化的“延安模式”。
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渠道 撬动各类资金300多亿元
2010年7月,陕西省将延安确定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市。2010年以来,按照区域规划理念和要求,延安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致力于构筑“1市12城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四级城镇体系。
延安市政府提供的数据表明,市财政每年对省市级重点镇补助1000万元,对新型农村社区每年补助100万元,采取项目捆绑、企地共建等融资方式,近三年来,撬动整合各类资金300多亿元,集中投向四级城镇体系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延安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5%提高到2013年底的54.4%。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是陕西省重点示范镇。记者在这里看到,统一规划的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公租房、移民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已经建设完成,周边不仅配有大型超市、幼儿园等,中心地带还建有休闲广场。
“我们这个新区,电线、管网全部入地,在地面上看不到‘蜘蛛网’。同时,配有5条道路,新开通两条公交线。新区内实施气化工程,居民取暖、做饭将用上天然气。”河庄坪镇党委书记张修谦说,“我们镇距延安中心城区只有8公里,距安塞县38公里,包茂高速和206省道穿境而过。这是我们的区位优势。利用这一优势,我们要通过打造万亩山地苹果、设施农业、物流中心、休闲农业示范区,带动群众就业、致富。预计这些产业运转后,河庄坪镇农业人口人均收入将翻一番,达到1.5万元以上。”
在延安市,12个县城共同实施扩容改造,启动市政项目700多个。县城承载力显著增强,承载了县域近一半人口。同时,延安规划实施了一批覆盖农村、连接外部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40%的乡镇实现了电气化。
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记者从延安市财政局了解到,近年来,延安每年都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把过去向分散居住的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把农民集中到具有公共服务的城镇和社区。农民可就近办理低保、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事项,就近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果。
总人口260万人口的延安市还有在册贫困人口44.75万人。这些低收入人口集中分布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洛河峡谷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公共服务薄弱。如何改变这部分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城乡一体化中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问题,延安将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与低收入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实施移民搬迁。延安全市计划5年搬迁3.5万户、14万人,全部向县城、重点镇安置,让贫困群众也能享受改革开放成果。
在吴起县铁边城镇,45岁的居民王百彦夫妻每天步行10分钟,从移民小区到镇上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场打工。王百彦的父亲在小区里开了一家诊所,一家人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买了辆小轿车。“过去我们住在山里,交通非常不便,出门赶集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路。家里的地全部退耕了,我们2011年搬到镇上居住。现在比过去方便多了,挣钱的机会也多了。我一个人每年打工的收入就有4万多元。”王百彦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吴起县还实施了全免费、全覆盖的“人人技能工程”,对45岁以下的城乡青壮年劳动力和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这一举措为退耕后、移民后的农民就业、外出打工奠定了技能基础。中午时分,50岁的农民王明阳在自己承包的大棚里查看刚刚嫁接的黄瓜苗。“这些大棚都是镇里建成免费给我们使用,我和村里人合伙包了10个棚,每个人每年能有好几万元收入。以后技术成熟了,预计收入会更多。”王明阳说。
打破旧有体制机制束缚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延安市打破了城乡行政区划、户籍管理、行政审批等长期制约延安发展的条条框框,制定出台《关于简化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审批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打破了体制机制的束缚,构建了助推延安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框架体系。
延安还在陕西率先实行城乡无差别化户籍管理制度,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体化,建立完善了老人、残疾人、孤儿生活补贴制度。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地级市;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市级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药价较配送前下降了30%。
去年暴雨灾情发生后,延安还把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相结合,按照新建住房“告别窑洞、告别高边坡地带、告别窄沟陡坡地带、告别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带”的要求,鼓励群众进城进镇进社区购房建房。其中,60%的受灾群众选择在城镇地区重建住房。通过灾后重建,有188个自然村撤并,腾出宅基地转换为可复垦耕地近2万亩。
李鸿忠听取《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传达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听取《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汇报,安排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0评论2015-01-121174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徐州路径
徐州市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以人为本践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市域全覆盖,新型城镇体系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特色显现。2007-2013年,徐州市人口城镇化率由45.8%提高到58.1%, 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7百分点年均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3928元提高到51714 元,年均增长2964元,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0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5534提高到12052元,年均增长13.85%,2013
0评论2015-01-091242
吉林特色新型城镇化甩开大步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抓住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立足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实际,突出农业现代化和禀赋传承,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革,趟出了一条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路径。
0评论2015-01-091184
青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拟改造164个城中村
记者1月8日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山东省内青岛市、威海市、德州市、郓城县入围。
0评论2015-01-091200
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披露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0评论2015-01-093054
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
1月5日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抓好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0评论2015-01-081140
新型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0评论2015-01-082976
东莞镇港书记畅谈新型城镇化
虎门、长安、厚街……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这些东莞强镇都被划入“一中心四组团”的西南组团中。该组团定位为滨海新城,重点发挥沿海优势,对接深圳前海、西部空港与广州南沙地区,发展临港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海发展轴,成为东莞临海发展的新区域、珠江口湾区的重要支点。
0评论2015-01-071152
-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湘潭经开区样本
0评论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