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达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蓝图

2013-11-01 10:069060华西都市报


达州今日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现场会


今年8月16日,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召开后,达州市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焦伟侠赓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上级部署,并定于11月1日在渠县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现场会,实地观摩、集中检阅、自我加压,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近期,由达州市委督查室牵头,对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开展专项督查,确保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执行到位、落实彻底。“今年的目标任务,全年城镇化率必须达到37.9%,增长1.8个百分点。”据达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方面,完成省上下达达州市农民工住房保障任务550户,其中成套型250户,宿舍型3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为2283户,截至9月底,全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368户。同时,启动2014—2017年改造项目储备工作,并上报省住建厅备案。另外,全面完成通川区复兴镇等7个省级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详规划编制,启动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新增建成区面积10.8平方公里,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

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全面放开中心城区、各县城、小城镇落户限制,全年要实现“农转非”63475人目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方面,全年要实现全市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72.88万人、102万人、15万人、21.76万人、11.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0万人的目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加快培育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南延西扩东跨 适度向北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2017年,达州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昨日从达州市住建局找到了答案:今后,达州将突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理念,坚持加速与提质并重,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以城市化作画纸、工业化当画笔、特色化为颜料、新实践去构图。”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达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近日明确了全市2013—2017年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并提出了实施方案。接下来,除了推进四个城市新区建设,达州还将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旧城更新改造,建成4个城市综合体。到2017年,达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达100万以上,大竹县、宣汉县、渠县3个县城将达到中等城市规模,万源市、开江县两个县城接近中等城市规模;并建成20个特色重点镇。

新型城镇化是工作重点

今年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达州调研时指出,达州要“在实现次级突破中走在前列”,“努力把达州建设成为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面对发展的要求和探路的任务,达州要自加压力、积极作为。

川渝鄂陕结合部8市2区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资源富集,但长期以来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处于结合部中心地带的达州如何顺势而为?

在省委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后,达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坚持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分析市情,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方略,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川东北城市群发展。

区域中心城市从何处破题?对此,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认为,实施主城区带动战略,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以创新驱动为动力,走达州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焦伟侠表示,必须在区域内强化主城区的集聚发展,在区县间鼓励县域摸高突破,主城带县城,县城拉乡村。这就要求我们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格局、产业布局、开放局面和资源转化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包惠表示:除了要拉大城市框架,加速构建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还要做强基础建设,着力打造宜居环境,再造一个新达州。

以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达州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也是达州贯通川渝鄂陕、服务全川的重大使命。为此,达州市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方案出台后,立即组织实施,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确保圆满完成今年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达州,在对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由此在新的起点上全力全程全面提速。

百万人口城市格局凸显

根据达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达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2013—2017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到2017年,达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建成4大城市新区,4个城市综合体,新增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达州市将按照“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围绕“一城五片”(即中心城区由北城片区、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南城片区和经济开发区片区组成)布局结构,构建特大城市框架。重点推进莲花湖片区建设,加快北城滨江、西城马踏洞、南城三里坪和经开区长田坝4大新区建设,启动河市新区前期工作,加快建成南城升华广场、西城莲花湖、北城滨江、白塔路区域4个城市综合体,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扩大城市规模。

老城区将更加注重风貌塑造和园林绿化建设,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到2017年,将完成凤凰山隧道、凤凰大道西延线、金兰大道、环城路、南城南北一号干道等城市骨架型道路和北客站北迁工程,建成环城路快速通道,交通环境得到大力改善。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供水管网建设,完成三里坪水厂10万吨扩容工程,启动建设莲花湖40万吨水厂,规划建设河市自来水厂,城市供水更加安全。

届时,在主城区周边,将拥有铁山、雷音铺、犀牛山、火峰山森林公园和凤凰山、莲花湖等多个风景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100%,雨污分流实现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州河将得到进一步治理和保护,城市环境将有飞跃性的改观。

新型城镇建设百花齐放

此外,达州市将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加快县城建设速度。到2017年,渠县、大竹县、宣汉县3个县城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达到中等城市;万源市、开江县2个县城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接近中等城市。

大竹县将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建成独具特色的川东一流中等城市。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6.1万。宣汉县将着力打造具有浓郁巴山风情、较高品位的开放型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3万。渠县则将以八蒙山风景区为中心绿岛,形成老城、东城、北城、火车站、苟渡坝、临巴六片区围绕,众星拱“翠”的组团式布局空间结构。到2017年,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1万。

万源市将构建以太平镇为主,白沙、官渡、青花镇为辅的“一主三副人字形”空间结构。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6.6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4.2万。开江县将按照以水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生态文化,以西北为主,西南为辅,形成以牛山寺森林公园为绿色核心,新宁、普安两组团拱护环绕的川东小平原山水园林城市。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1.9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0.87万。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将围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产业支撑,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吸纳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和综合型的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2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公共保障将更加完善

在硬件发生巨变的同时,各项公共保障等软件同样给力。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加合理,服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就业为例,达州市将突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依托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6万个。

住房方面,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为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到2017年,全市保障性住房达到53416套26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交通方面,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建设大通道、构建主骨架、完善大网络”目标,统筹推进“两航、七铁、十一高速”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一枢纽五射两横”铁路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到成都、重庆、西安、万州的城际铁路。构建“一射二环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五纵七横”国省主干线,加快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快达州机场迁建和渠江航道改造升级建设。

公共保障方面,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保障农民工享有同等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建成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和主题公园、城镇绿地,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提供场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李鸿忠听取《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传达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听取《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汇报,安排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0评论2015-01-121174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徐州路径
徐州市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以人为本践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市域全覆盖,新型城镇体系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特色显现。2007-2013年,徐州市人口城镇化率由45.8%提高到58.1%, 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7百分点年均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3928元提高到51714 元,年均增长2964元,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0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5534提高到12052元,年均增长13.85%,2013

0评论2015-01-091242

吉林特色新型城镇化甩开大步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抓住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立足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实际,突出农业现代化和禀赋传承,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革,趟出了一条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路径。

0评论2015-01-091184

青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拟改造164个城中村
记者1月8日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山东省内青岛市、威海市、德州市、郓城县入围。

0评论2015-01-091200

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披露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0评论2015-01-093054

新型城镇化 江苏步伐在加快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江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将此作为江苏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过程。

0评论2015-01-081160

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
1月5日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抓好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0评论2015-01-081140

新型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0评论2015-01-082976

东莞镇港书记畅谈新型城镇化
虎门、长安、厚街……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这些东莞强镇都被划入“一中心四组团”的西南组团中。该组团定位为滨海新城,重点发挥沿海优势,对接深圳前海、西部空港与广州南沙地区,发展临港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海发展轴,成为东莞临海发展的新区域、珠江口湾区的重要支点。

0评论2015-01-0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