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但就在各级政府及市场对城镇化充满憧憬之时,城镇化带来的持续巨量资金投入,也将考验本已负债的各级政府筹资能力及市场承受能力。
银行信贷资金、债市资金、民间资本等被认为是传统的几大资金重要来源。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占据社会融资总量过半的银行对城镇化带来的商机看法颇为谨慎。而与之相对的是,债市等其他融资方式或将更为被倚重。
催生巨大投资需求
有测算称,仅以2002年的价格计,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就需要增加9万元的投资。若增加1000多万城市人口,再以当前价格水平计算,增加的投资则有可能高达几万亿元
城镇化所蕴涵的巨大潜力,已然激发各地的积极性。
2012年12月中旬,福建省在下发的推进城镇化发展十二条措施部门任务分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大城关”战略,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十二五”末全省18个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20个县城达到5~10万人。
简单的几个数字,或难以量化背后的机遇与挑战。更直观的是,推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需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
有测算称,仅以2002年的价格计,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就需要增加9万元的投资。若增加1000多万城市人口,并以当前价格水平计算,增加的投资则有可能达几万亿元。
央行曾总结推进城镇化相关投资的几个特点:一是资金需求量大;二是建设周期相对较长,投资回收周期往往更长;三是有些投资部分甚至全部体现为社会效益而非项目本身的直接收入效益。
而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1%,按户籍人口计算只有35%,距离我国2030年65%~70%的目标尚有很大发展距离。银河证券测算认为,这意味着到2030年,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就意味各级地方政府未来需要持续投入大笔资金推进城镇化建设。同时,这对已负债不小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是不小的压力。
因此,央行曾表态应通过鼓励民间投资、健全税收体系、完善多元化融资机制等,为城镇化投资提供规范、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目前各地政府已在积极探索拓展城镇化投融资方案。比如,福建省就拓展投融资明确提出,要支持各地组建城镇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注入土地资产、土地增值效益、盘活冠名权、经营权和使用权,发行企业(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计划和上市融资等渠道筹措资金。
债市望大有作为
与银行贷款比,债券价格可以及时反映地方财力的稳健状况,既面临较强的市场约束,也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通过改善当地信用状况降低融资成本
福建省政府拟倚重城镇开发建设投融资平台进行债券融资的构想,一定程度上与监管层思路的侧重点颇为相符。此前,央行多次强调市政债这一融资工具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性,可见其倾向。
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曾专门开辟专栏探讨城镇化建设融资的国际经验。专栏综合大多数国家情况称,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税收;二是基于使用者付费原则的项目收益;三是通过发行市政债或类似债务工具从金融市场融资。
央行称,有了使用者付费和财产税等地方税作为稳定的未来收入,地方政府就可能负债融资进行城镇化建设,典型做法就是发行市政债或类似债务工具。
从历史上看,市政债和城市化进程关系较为密切。比如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市政债发行规模均超过国债,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日本二战后上世纪50~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地方债在这一时期也大量发行。
河南:8项措施优化城乡人口推进城镇化
河南省日前出台争取2020年前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8项措施,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0评论2015-01-121201
李鸿忠听取《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传达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听取《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汇报,安排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0评论2015-01-121174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徐州路径
徐州市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以人为本践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市域全覆盖,新型城镇体系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特色显现。2007-2013年,徐州市人口城镇化率由45.8%提高到58.1%, 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7百分点年均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3928元提高到51714 元,年均增长2964元,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0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5534提高到12052元,年均增长13.85%,2013
0评论2015-01-091242
吉林特色新型城镇化甩开大步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抓住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立足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实际,突出农业现代化和禀赋传承,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革,趟出了一条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路径。
0评论2015-01-091184
青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拟改造164个城中村
记者1月8日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山东省内青岛市、威海市、德州市、郓城县入围。
0评论2015-01-091200
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披露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0评论2015-01-093054
新型城镇化 江苏步伐在加快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江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将此作为江苏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过程。
0评论2015-01-081160
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
1月5日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抓好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0评论2015-01-081140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谈旅游业在新常态下要有所作为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发布署名文章《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文章指出,旅游顺应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以实现物质的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我们把旅游作为江西现代服务业中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产业,把发展旅游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使建设旅游强省成为“中国梦”江西篇章的重要力量。
0评论2015-01-081115
新型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0评论2015-01-08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