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盲目造城引发城镇化风险

2013-01-18 13:174450光明日报
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最大风险是什么?我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人为的盲目的造城运动。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曾经对中国的城镇化有一个研究报告,报告说,根据中国地方城市发展战略,中国有5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到2025年,中国还要修50亿平方米的道路,大概要建500万座各种楼宇等。要建这么多的国际大都市,使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和农民的冲突越来越严重,这是人为的风险。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千城一面,没有历史文化个性,把好多历史遗迹都给破坏了,都穿上了洋马褂,这是大家都看到的。所以造城运动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为什么出现人为的造城呢?主要是病态的公共治理逻辑使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跟我们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关,很多官员动不动就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动不动都要大手笔、大战略、大思路。

二是城市的市长、书记像走马灯似的换,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格局,导致城市发展缺乏连续性、长期性。

三是对某些地方政府的这种病态的公共治理模式,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所以经常会出现劳民伤财的现象。

未来中国城镇化应该怎么进行?

第一,要两头推进:
一头是对已经进城的1.6亿农民工尽快把他们变成城市市民,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另一头是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并要把重心下移。我们现在是三万四千多个乡镇,其中有一万九千个镇,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城镇化基础。在国外,几千人口就是一个城市,而在广东有的镇人口多达五六十万,还不是市。这样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令人尴尬的是,在我们的现有体制框架下,我国一些地方试点所谓“镇级市”,还有的甚至提出要建立“村级市”。看来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们的管理体制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对于城市的设置、管理、运行究竟应该做哪些改革和调整,应该尽快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

第二,要实施“双引擎”战略。过去我们一直实行东南沿海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我认为早应该改了,我提出“双引擎”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引擎就是依托大城市形成的经济圈,这是未来中国第一经济增长极。这个经济增长引擎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在世界上争高低的。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经济带、成渝、武汉长沙经济圈城区、关中经济带等。另一个经济增长极就是要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我们不要试图消灭农村,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耕地的、没有养牛的、喂猪的,总得有这些东西,不可能都到城市来。只有实现县域基础设施的改善,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所以双引擎战略我认为如果搞得好,中国的外部需求再下降,我们的两千多个县,三万四千多个乡镇加快发展,中国经济仍然有20年保持6%-7%高增长的潜力。

第三,从根本上改变城镇的传统治理结构。应该看到,我们现在城市治理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我们仍然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实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从城市的设置和管理来看,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进行相关立法。其核心理念应该是,降低设市人口规模的标准,突出设市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标准,淡化城市的行政级别,给予城市更大的自主权。具体来说,除了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之外,其他城市不再区分行政级别,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镇级市等,而统一称为市。因为这样的分类,不利于快速城镇化的需要。比如一个镇级市,市长是科级干部,下面的机构怎么设?同样,村级市又该如何设置机构?可见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化的到来,我国必须打破原来的城市管理模式,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弥补我国省级单元过少以及难以大面积调整省级行政区划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南:8项措施优化城乡人口推进城镇化
河南省日前出台争取2020年前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8项措施,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0评论2015-01-121201

李鸿忠听取《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传达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听取《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汇报,安排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0评论2015-01-121174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徐州路径
徐州市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以人为本践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市域全覆盖,新型城镇体系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特色显现。2007-2013年,徐州市人口城镇化率由45.8%提高到58.1%, 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7百分点年均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3928元提高到51714 元,年均增长2964元,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0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5534提高到12052元,年均增长13.85%,2013

0评论2015-01-091242

吉林特色新型城镇化甩开大步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抓住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立足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实际,突出农业现代化和禀赋传承,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革,趟出了一条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路径。

0评论2015-01-091184

青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拟改造164个城中村
记者1月8日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山东省内青岛市、威海市、德州市、郓城县入围。

0评论2015-01-091200

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披露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0评论2015-01-093054

新型城镇化 江苏步伐在加快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江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将此作为江苏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过程。

0评论2015-01-081160

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
1月5日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抓好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0评论2015-01-081140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谈旅游业在新常态下要有所作为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发布署名文章《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文章指出,旅游顺应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以实现物质的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我们把旅游作为江西现代服务业中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产业,把发展旅游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使建设旅游强省成为“中国梦”江西篇章的重要力量。

0评论2015-01-081115

新型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0评论2015-01-08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