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数字城管”助推“两美”柯桥建设

2014-11-13 11:1811590绍兴县报
通过GPS定位,在系统中查看采集员在岗状况,并利用轨迹回放功能,查看采集巡逻路线,作为对采集员的考核依据。同时,新增管理员手机查岗子系统,实现手机端采集员在岗、工作情况的实施查询,有助于采集巡查管理,便于路上督查人员及时了解采集员动向。

民生服务 有声有色

开通12319热线受理。受理内容包括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城市规划、公用事业等问题的各种投诉、举报、咨询、建议。监督服务中心按照“一个平台受理,部门负责处置”的总体思路,对群众反映的城管问题,实行“统一流程,分类处置”。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在柯桥的外籍人士,2009年还增加了英文热线,至10月底,12319中英文热线共受理投诉上报5296起,其中,外语热线130余起,回复率与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

建立城管网站。2012年,绍兴市柯桥区城市管理系统网站建成并启用,是又一个百姓投诉咨询城管问题的新平台。到目前为止,共收到投诉咨询问题36起,回复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

开通微信平台。数字城管微信平台于2014年3月开始运行,一方面通过平台推送数字城管简报,发布最新城管工作动态和城市管理工作相关的微知识、微播报等,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数字城管运行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受理群众的投诉和建议,与市民良好互动。截至10月底,微信平台共受理市民投诉案件62多件,解决58件,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贴心的服务。最近,平台正在升级中,升级后的平台内容将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善,民生服务更加突出,除了增加“温馨公告、便民工具、绿色出行、易行公交、方便驿站”等为您服务的内容,还增加“我要曝光、我要投诉、有奖竞猜”等请您参与的内容。

开展宣传活动。为有效务实开展服务民生工作,扩大数字城管的群众基础,与市民零距离沟通,多次在步行街等开展“文明城市从我做起、数字城管与你同行”大型宣传活动,收到意见建议106条,现场处理45条,事后处理并满意回复56条。另外,为提高数字城管知晓率,还与区广播电台合作开展数字城管有奖问答活动,开展邀请志愿者体验“我当一日采集员”等活动。

精细管理 富有成效

促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以结果为导向,月度、年度汇总各职能部门处置结果、处置效能,结合每月对处置结果进行通报,年底兑现,严格与区委、区政府对部门年度考核相挂钩;利用问题普查方式,及时汇总、反馈城市管理动态突出问题,向专业部门出具数据详尽的问题普查分析及建议改进报告,提供解决处置决策基础依据;完善应急联动机制,自今年7月份起数字城管针对突发性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系统优先派遣的基础上,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快速通知到各专业部门,并跟踪督促落实整改情况,确保问题迅速解决。2007年运行至2014年10月底,中心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共发现各类城市问题110.4万件,解决108.5万件,解决率达98.28%。

促使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随着数字城管规模与影响的不断扩大,各类城市问题的管理职责、处置效果等矛盾日趋显现,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发现的共性问题,先后出台了《柯桥城区市容环境秩序管理暂行规定》、《柯桥城区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工程管理标准》、《柯桥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及作业规范》、《城区水域保洁管理质量要求和作业规范》等11个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不仅使管理责任边界更加明确,运作标准日益规范,街面秩序日趋井然,而且大大增强了处置部门的主动管理意识、精细管理意识。“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与“市容管理网格化”的形成,打卷店、防盗窗、夜宵摊的集中有序管理、马路市场的取缔,无一不是数字城管反映的结果。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的基本解决,有建设单位无管理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一解决,也无一不是数字城管实施的结果。路河长单位反映问题的逐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数字城管督促协调的结果。

促使管理理念得以快速转变。一是推进“数字城管进社区”。根据环卫保洁一体化的总体要求,2011年7月,将数字城管的覆盖面推进至城区11个社区的34个开放式老小区,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保洁、暴露垃圾、非法张贴等问题纳入数字城管的采集范围,极大改善了老小区环境面貌,受到群众称赞。至2014年10月底,共计反映上报社区问题9835件,解决9412件,解决率达95.70%。二是实施“路长(河长)制”管理。2011年9月,柯桥区在全省首创了路长(河长)制管理,将城区的36条主要道路和41支主要河道由73个部门、镇(街道)认领,由这些部门的一把手担任“路长”或“河长”。路长(河长)单位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通过12319数字城管热线反映,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三是通过“智慧环卫“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垃圾倾倒、环卫车辆作业、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情况以及渣土运输车行驶轨迹等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实施以来,有效避免了垃圾桶应倒没倒、渣土乱倾倒、车辆没有按规定行驶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在省运会期间通过环卫GPS系统快速有效的调度车辆作业,利用渣土GPS系统报警,处理建筑垃圾偷倒10起,道路抛洒5起。

未来展望 智慧城管

城市管理为大家,城市管理靠大家,为公众提供城管信息化成果查询、交流互动,让市民享受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果,是数字城管服务市民的最终目标。在未来两年,我们将为路灯设置二维码标签,通过手机扫一扫,精准定位事发位置;通过手机APP为市民打造全面城管系统,让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通过随手拍互动,解决市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城市问题,拓宽政府与公众的交流渠道,实现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机制;通过微信平台、12319热线、手机APP等为市民提供停车泊位、公厕查找、生活信息、交通出行、生活播报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实现信息全面收集,城市管理数据全民共享,力争把数字城管打造成一个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平台。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智慧城管:信息时代,城市的“智能保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在路上,有时候会看到一盏路灯光线暗淡,甚至忽明忽暗,怕它坏了影响出行?也别担心,此时,杭州的智慧城管的系统都已实时掌握,立刻就能解决。

0评论2015-01-135010

“惠民城管通” 一个月接案三千宗
作为惠州市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惠民城管通”自去年12月初运行以来已经一个月。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截至6日,该系统共接收各类问题及咨询3225宗,受理各类咨询2725宗,落实整改2528宗,整改率达92.8%。

0评论2015-01-071044

数字化催生“智慧”城管
数字城管平台共享全市100多个全景视频监控资源,全方位监控数十个城市管理重点区域,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问题及处置情况。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市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位采集员负责一块网格。通过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采集员用手机预装的“城管通”软件定位事件发生位置并上报监督中心,处理事件精确性大大提高。

0评论2015-01-051092

新都街道着力打造“智慧城管”
12月9日上午,在城南新区新都街道监控大厅内,值班长夏衍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电子大屏幕,屏幕上不停转换着的是辖区内多个重要路段的实时监控画面。9时37分,一个流动摊点被跃进社区小海机电城的摄像头发现,9时42分确定其销售行为。

0评论2014-12-251007

武陵区“智慧城管”大显神威
12月4日15时43分,武陵区城管信息采集员1430号给该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发来消息称:红庙街某茶坊门前存在无证经营游商。中心13号坐席员立即将信息转给值班长,值班长随即立案并批转到区城管局派人处置。15时55分,采集员1430号发来“已处理”的核查反馈信息,前后仅12分钟的时间,事件就得以完美解决。武陵区智慧城管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市区涉及街道脏乱、道路积水、井盖损坏、路灯不亮、市政设施受损、噪音扰民等问题,都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这标志着该区城市管理工作完全进入“全民参与”

0评论2014-12-171045

新都街道着力打造“智慧城管”
12月9日上午,在城南新区新都街道监控大厅内,值班长夏衍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的电子大屏幕,屏幕上不停转换着的是辖区内多个重要路段的实时监控画面。9时37分,一个流动摊点被跃进社区小海机电城的摄像头发现,9时42分确定其销售行为。

0评论2014-12-151073

南昌电子城管24小时盯梢 摊贩占道经营2秒便知
控违建、整摊点、清垃圾……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靠城管执法一家来处理“大城管”问题,无疑是“小马”拉“大车”。今年,南昌市以创文保卫为契机,创新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城管、交警、公安等资源,强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大投入打造56支街道(镇)综合执法队,夯实街道、社区城管基础。目前,下到基层的综合执法队积极发力,许多反映强烈的“大城管”顽疾迎刃而解。

0评论2014-12-091004

德阳将打造智慧城管信息平台 实时监测城市内涝点
“现在我们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智慧城管信息平台。”昨日,记者从德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举办的城管开放日活动上获悉,根据德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德阳城管局将在未来3-5年内建立智慧城管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对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内涝点、工地扬尘等进行监测。

0评论2014-11-211152

智慧城管:信息时代,城市的“智能保姆”
作为浙江省首批启动的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之一,目前,杭州的智慧城管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管集约化信息展现平台以及信息化的城市监管系统等各项服务,以配合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它还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整治活动密切结合,大力推动了智慧应用与信息服务的普及。

0评论2014-11-17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