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淄博新型城镇化有了

2014-07-16 13:2513800大众日报
淄博市新建成的住宅小区。

《淄博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淄博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小城镇功能倾向于低水平“小而全”;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落后;次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制约着淄博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对城镇化红利的分享。

近日,淄博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将如何发挥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挥棒”的作用,记者将针对城市定位、户籍政策、住房保障等问题带您进一步解读。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

“《意见》首先明确了到2020年,淄博市将陆续转移农村人口100万人左右,届时城区常住人口达300万以上,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主任科员刘峰介绍。

“淄博市应抓住‘一圈一带’带来的发展机遇,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来斌说。根据淄博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淄博城镇化率同比提高了0.47%,达到65.31%,在全省各市中排名第三。

在对城市未来的定位上,淄博市将按照我省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发挥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以及全省东西枢纽作用。

孙来斌介绍,在今年的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提出,淄博市应认真对接“一圈一带”建设发展规划,高水平策划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生态重大项目,在推进济淄一体化发展中显着提升淄博的城市承载功能。

《意见》指出,今后淄博市要按照“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主城区、次城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四个层级发展规划,以做大做强主城区、加快发展次城区(县城)为重点,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在中心城区“双百”(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基础上,以新区建设为龙头,按照150万人口规模,调整优化主城区规划和功能,增强主城区对淄博市城镇化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将以主城区为轴心,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现代交通体系、生态支撑体系以及供电、供水、供暖、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体系。

市区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市区门槛多,一直是困扰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难题之一。《意见》公布后,不少打算落户市区的人却纷纷感慨“以后在市区落户方便了。”

《意见》指出,淄博将实行差异化落户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取消购房面积、金额及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市区范围户口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城镇落户。

记者了解到,2013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11〕40号文件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了市区内户口转移的购房面积、金额限制。但对于要想落户淄博市区(包括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高新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的农业人口,必须在同一市区连续工作满2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并且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或通过合法途径购买、自建、继承房屋,以及租住成套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有稳定生活来源。要落户县域及城镇,只有“在各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方可进行户口迁移。其中,工作年限方面,对于那些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工作须达到1年以上。

而在此次出台的《意见》中,工作年限等隐形落户限制将被取消。此外,淄博市公安局户籍民警介绍:“《意见》出台后,市区范围内转移户口,只要在淄博市区买房并具备合法房产证等材料,就可落户。而通过夫妻投靠或子女投靠父母等方式落户的则没有作出调整。”

为保证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落户,淄博市还将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行程户籍和居住证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廉租房将与公租房并轨

“让进城务工的人有房可住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处。”刘峰介绍,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无疑就是针对此问题的最有效解决方法,而两者有效并轨还可以缓解住房保障退出难的问题。  根据《意见》的要求,淄博市将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租售并举、以租为主,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同时,淄博市将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并探索建立保障对象诚信申报与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审核机制,建立住房保障诚信档案,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探讨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模式,由住房保障部门直接管理或由其委托房管所(站)、物业公司、居委会等负责管理,规范运营管理。

“淄博市还将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完善租赁补贴制度。”淄博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科科长牛淑红介绍,为给进城者提供足够的住房,今年淄博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50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0000户,基本建成10000套。

“淄博市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主轴带上,处于全省城镇化发展的重心,我们正在加快完善《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争取尽快出台,”刘峰说,他们还将指导做好高青、沂源、桓台3县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李鸿忠听取《湖北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9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传达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意见措施;听取《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汇报,安排部署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

0评论2015-01-121174

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徐州路径
徐州市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助推城镇化,以人为本践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规划市域全覆盖,新型城镇体系协同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特色显现。2007-2013年,徐州市人口城镇化率由45.8%提高到58.1%, 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7百分点年均增长2.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3928元提高到51714 元,年均增长2964元,201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90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5534提高到12052元,年均增长13.85%,2013

0评论2015-01-091242

吉林特色新型城镇化甩开大步
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抓住实施长吉图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立足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实际,突出农业现代化和禀赋传承,强化生态城镇化建设和产业支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城镇化改革,趟出了一条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路径。

0评论2015-01-091184

青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 拟改造164个城中村
记者1月8日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山东省内青岛市、威海市、德州市、郓城县入围。

0评论2015-01-091200

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披露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提出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0评论2015-01-093054

新型城镇化 江苏步伐在加快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江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将此作为江苏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过程。

0评论2015-01-081160

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
1月5日丹东市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抓好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0评论2015-01-081140

新型城镇化与突破“胡焕庸线”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交曾说,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将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城镇化。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城镇化一般要经历人口向城镇集中、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一方面人口还在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郊区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逆城镇化的征兆也开始显现。

0评论2015-01-082976

东莞镇港书记畅谈新型城镇化
虎门、长安、厚街……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这些东莞强镇都被划入“一中心四组团”的西南组团中。该组团定位为滨海新城,重点发挥沿海优势,对接深圳前海、西部空港与广州南沙地区,发展临港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海发展轴,成为东莞临海发展的新区域、珠江口湾区的重要支点。

0评论2015-01-07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