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领导风采 » 正文

王永昌:智慧决定城市未来 智慧市长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24  来源:智慧城市网  浏览次数:464
核心提示:城市发展呼唤智慧,智慧决定城市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慧市长(书记),市长(书记)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智慧。
总体部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兼谈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机制
 
智慧城市是建设“智慧地球”、“智慧国”、“智慧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系统、整体地提升浙江省的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而深远。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一揽子”解决问题。这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因此,要系统、一揽子地解决问题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能总体推进的决策和工作机制。
 
总体部署整体推进的必要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特性决定。综观当今世界,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移动等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变革,网络的泛在化、信息数据的海量处理(云储存、云计算)、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对接融合,使人—互联网—物之间广泛而深刻地互联互通、互存互动,使世界方方面面都能够达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更深刻的智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和智能处理,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新发展,应该充分体现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所要求的系统集成、互联互通、自主智能及其商业应用服务的本质要求。如果只是局部、零星、分散地建设智慧城市,就不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本质要求,势必多走弯路,多付代价,而且建设水准不高,造成不必要的新的浪费。
 
城市发展和运行系统性决定。城市是生态环境、地理空间、经济产业、政治文化、市民生活、运行管理等各种要素最集聚、最互联的区域中心,它的系统性、集聚性、互联性是最明显的。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应充分体现其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运用新一代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达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实现最广泛的系统整合,进而优化决策,更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城市社会。
 
人类文明发展整体性、融合性特点决定。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交往的增加,人类文明越来越呈现出发展的交互性和共融性。全球化是这种融合性的空间表现,网络化是这种融合性的技术表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融合、全面提升的阶段。信息化是实现这种融合发展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地球成为平的,使地球成为一个村。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性、融合性是必然趋势,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适应并提供了这种融合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发展需要转型升级所决定。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大多停留在数字化水平。主要问题是:(1)运用的广度不够,尤其对物理系统,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处于初始阶段;(2)各行各业的信息处在“孤岛”状态,共享性差;(3)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各路神仙各显神通,各成一体,缺乏共建共享,标准不一,资源浪费严重;(4)智能化、智慧化水平低;(5)商业服务模式缺乏等。要有力度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系统集成,转型升级。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用,已到了迫切需要由自发到自觉、由分散到集成、由数字化向智能、智慧化方向发展的时候了。另外,城市运行和发展中普遍出现的城市病,也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来缓解。
 
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所决定。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行政处于强势,执行力较强;目前行政决策、执行系统虽条条分割明显,有很强的自成一体的特性,但总的说,还是以分级的块块决策、执行、管理为主的。这就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统一决策、系统规划、总体部署和整体推进,是既必要又可行的。在当今中国现行体制下,要想整体地、有力度地推进一项工作,离开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决策、部署,都不太可能会取得明显效果。更何况,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整合性强,投入多,技术新,利益关系复杂,公益性和商业性混合,就更需要城市党政决策机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整体推进决策机制形成八点建议
 
城市发展呼唤智慧,智慧决定城市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慧市长(书记):市长(书记)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智慧。
 
从目前情况看,整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该说缺的不是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而是缺整体决策及其执行。智慧城市建设能否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有一个新的提升,关键取决于城市的主要组织者、指挥者能否作出富有智慧的、远见的战略性决策。要形成这样一个决策和整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要形成一个共识。任何决策都来源于一定的认识和共识。这就需要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作用和意义,要有一个比较科学透彻的认知,使领导层形成共识,做出决断。那么,如何使城市主要决策者获得、形成共识呢?首先,城市决策者要自身的学习、领悟、洞察。其次,社会提供科普知识,社会舆论形成氛围环境的推动。再者,需要来自人大、政协的提案和议案,智囊、科研部门的调研报告,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咨询、建议;企业、运营商的广告策划,对决策者的宣传游说、投资项目的引导;国际国内先行城市的示范效应及启示;城市决策者周围同事、下属部门的建议。最积极有效的途径,是来自上级领导层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部署。尤其是来自上级领导层的倡导、要求和工作部署,都可以转化为城市领导层的共识和决策。
 
要明确一个责任主体。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决策者、规划者、实施者,城市政府中的分管领导既承担着决策,又承担着具体组织协调等重要责任。智慧城市建设的运营商、设施的投资者以及享用者,虽然也是主体,但不能说是主要的、责任的主体。智慧城市应纳入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城市设施、城市生活、城市运管的总体布局之中,首先应作为一种公共平台、公共设施来定位和建设,但同时它又具有可经营性,尤其服务经营单位和用于商业服务的,可以发挥市场作用,由企业去经营运作。
 
要成立一个组织。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各个领域、各个系统,需要协调方方面面。除了城市政府领导外,要有一个为城市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协调的组织。尽管领导者、决策者本身可以提出某个决策的议题,但更主要、更具常态化的应有一个组织来谋划和提供决策的议题及其依据。决策者必须有为决策服务的办事机构。如果把智慧城市建设看成是一个项目工程,那么,要有一个组织来提供决策的议题、依据,也就是提出工程,提出一个“工程包”。
 
城市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或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或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等等,就可以起这方面的作用。现在,各级政府的信息化工作侧重于与工业化的融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加以充实、调整,赋予更完整、更大的职能,从而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相适应。
 
要有一个总体设计。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融合已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系统、整体、更智能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局部、零星、条条走向系统,从只收集、储存信息的阶段走向更高、更广泛、更智能化运用,从公共服务走向更多的商业运作,从技术设施走向增值服务,从相对杂乱、参差不齐走向法规和标准化的阶段。这就需要有整体的发展规划、蓝图、思路。显然,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蓝图规划、整体部署是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的。
 
要有一批专项工程。要根据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门别类、轻重缓急地制定一批近期加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分项(专项)规划,或者说专项计划、专项工程,也可以叫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尤其要根据不同时期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不同问题,来逐步而又整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当前尤其要重点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分项规划,重点加以推进。
 
智慧城市按建设和享用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政府系统、企事业系统、家庭个人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可分为六大类:智慧政务(包括政治生活)、智慧设施、智慧企业(经济)、智慧城管、智慧文化、智慧社区(家庭)。智慧政务包括政务办公、政务服务、组织、指挥、管理、民主、民生和法制等等。智慧设施侧重于城市的物理系统,包括电网、铁路、桥梁、建筑物、隧道、供水、管道、地质等等。智慧企业(经济)主要是城市的经济系统,包括农业、工业、三产服务业、物流、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电信等等。智慧城管包括人口、交通、环保、安全、治安、应急管理等等。智慧文化包括科技、教育、卫生、影视、网络等等。智慧社区(家庭)包括社会自组织、街道、社区、家庭、个人的公共服务等等。按六大类细化形成分项规划,明确各个主要领域的责任主体。在做好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部署,有分有合地逐步推进。
 
要有一批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在制定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同时,应加快各个领域的试点,尽快根据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情况,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各个领域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内容标准。这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瓶颈之一。
 
要有一个年度工作任务。如果上层领导机构和各城市领导者在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方案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年度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的话,那么,智慧城市建设就能落地,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探索一批建设投资、开发运营、组织监管的机制和商业模式。我省和全国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都有不少成功典型可资借鉴。如上海世博会的智能化组织管理、运行服务,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华数的视频文化,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的通信服务等等。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市长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