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可一览苗情墒情,田间管理亦可遥控操作;无论产品身处何方,通过扫描其专属身份编码,便可详知生产、加工、运输的所有环节……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获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滨海新区农业正步入“智慧农业时代”,加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5日,记者在汉沽茶淀镇孟家瞿村葡萄大棚内看到,大棚中央安装着一个WebGIS传感器,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传输给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计数棚内的微小昆虫,再结合植物叶面分析系统,农户可以判定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从而调节作物的生长环境。
“该系统在生产前可以给农户建议,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警病虫害,在生产后可以反馈种植信息,并把这些试验区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农村广播和手机短信发布给更多的葡萄种植户,形成针对新区葡萄生产的一个决策服务平台。”汉沽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东风告诉渤海早报记者,系统还将集成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为大棚通风、喷洒农药、浇灌施肥等提供参考,让对葡萄种植的外行也能根据建议开展种植。今年,汉沽先期设置1000多亩的示范区,预计农民可增加收入300万元。
据了解,去年以来,滨海新区在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方面推广了物联网技术,先后开发葡萄生产网络服务平台、农产品追溯系统、自动化水产养殖系统、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等智能系统建设,给农田装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实时监控,农田里的农作物“四情”、养殖环境参数都被自动检测出来,运用编好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农业技术指导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目前,新区正依托遥感RS、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的“3S”技术,打造涵盖产品质量安全、森林资源、林业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四项监测内容的国内首套“数字农业”系统,使全区农业发展向信息化、现代化、品牌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