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过完,而要是少了热闹绚烂的烟花爆竹,这个年过得似乎就不那么有味道。尽管年前被多日的雾霾笼罩,让人们对购买烟花爆竹多了些谨慎,但想买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可是谁又会想到,如今要买到正规的烟花爆竹,“摇一摇”就可以搞定。北京市安监局今年推出了手机软件“买烟花摇一摇”,只需摇摇手机,就能通过电子地图查询到周边正规烟花爆竹销售点的相关信息及路线,还可查询到燕龙、熊猫、逗逗三个允许在北京销售、燃放的品牌的品种、规格和图片。
看来,全民“摇一摇”的移动互联“Style”已经蔓延到政府部门。回过头看,近半年来,以“摇一摇”为标签的微信与政务的结合,已经成了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渐有取代政务微博之势。
随着移动社交吸引力的不断增强,预计在2013年,我国移动社交软件将会高速发展,移动社交网民和微信公共账号数量也会大幅增长,并将进一步扩大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网民参与。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介,可能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杠杆效应,政务机构、主流媒体和社会名人大量入驻移动网络舆论场,以人际关系和组织传播特征,形成网上的圈子化部落。
微信的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爆炸式增长到3亿的用户规模就足以证明。而从刚刚统计出来的拜年方式数据看,尽管短信仍占据主流拜年信息市场,但是按照增长率来看,短信增长的势头确实已经趋缓。以北京地区为例,三家电信运营商除夕短信总量接近11.6亿条,较去年除夕的11亿条仅称得上是略有增长。这也意味着,短信作为过去几年中很重要的沟通方式,正面临微博、微信等新兴沟通方式的蚕食,尤其是微信。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春节期间,通过微信拜年的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比例达到了58.2%,微信已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
若以用户数计算,微信已超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成为国内“第二大运营商”。微信的庞大影响力,让政府部门看到了利用微信实现政民沟通、辅助政府工作的新的便利。微信可以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各种信息,甚至还能视频聊天,在用户体验上已远胜于传统的短信和彩信。2012年下半年,政务微信开始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运作中破土生芽,悄然兴起。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报道称,最早使用微信的政府部门是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广州应急-白云”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点对点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关注社会公众安全需求。公安机关当年曾是政务微博的“吃螃蟹者”,在政务微信上也没有退缩。广东肇庆、广州和江苏淮安、福建厦门等多地警方都已经推出了公安政务微信,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小“法宝”。腾讯网编委、腾讯微博综合管理中心兼安全管理中心负责人指出,公安微博已经将微博的优势做到了最大化,要继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拓宽警民之间有效互动的渠道,公安机关在不断探索新的警民沟通平台,目前看来,这个平台就是微信。
一些从事政务微信的工作人员指出:“微博像一个广场、或者一个大茶馆,是公共场所;而微信就像小酒吧、小饭馆,更适合比较亲密的朋友,能够更好地进行一对一交流。”确实,微信相对于微博,其最大特点一是沟通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更好的互动性,二是沟通空间的变革带来了更多的私密性。这是优势,但也可能成为致命的威胁。
曾几何时,微信只是为陌生人之间提供一个认识、交流的平台,“微信有危险,交友需谨慎”这是最初网民们经常听到的劝诫。正是由于微信社交方式的互动性、私密性强的特点,给部分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带来困扰甚至是危险。利用微信等诈骗、抢劫、强奸的案件时有发生。但是这些特点如果利用得当,从政府部门角度看,也能提高其网络问政平台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微信推动了政务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化,政务微信可以发布预警信息、服务信息,可能替代手机短信预警。微信将联合微博平台在信息的发布中实时、主动地进行信息传播,这些信息必将比其他渠道更快、更有个性,获得公众的认可和网络舆论的认可度也会更高。相对于微博的开放性、公众性,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信息传播形式有其隐蔽性。很多在微博里不方便说的话,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寻求帮助,而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提高了政府回复群众问题的效率。“@平安肇庆”公众微信的一位负责人就说:“微信的优势就是可以和微友们语音交流,比干巴巴的文字要来得亲切。”
可以说,微信的“出身”并不堂皇,要把它跟政府工作、公共服务结合起来,还有不少的差距。在政务微信这个新生事物刚刚萌芽、形态未定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提个醒:当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政务微博,大多数都沦为“僵尸”政府网站一般的单向信息发布平台,粉丝寥寥,互动全无,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成了一场场作秀。而微信这样一种充满活力、很得民心的沟通方式,更强调沟通的便利和互动的实时,一旦用于政府服务,就应冲着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发展、去完善,要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府各项工作深入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出微信的正面、积极作用,千万别再开而不用、用而不实,成了一堆新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