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贵州省各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完善土地流转、投融资、技术合作、信息化、人才等配套政策,重点打造5个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园区。据悉,目前全省农业园区已累计签约项目347个,签约资金317亿元,到位资金56.4亿元。
土地流转平台促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各地结合园区实际,制定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努力形成“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站、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和“土地托管中心”,组建土地流转服务工作队,通过转包、出租和土地入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铜仁市、遵义市和毕节市等地制定土地流转财政补贴机制,其中余庆县政府出资3000万元流转土地1200亩15年用于园区建设。目前,全省园区已流转土地146.3万亩。
投融资平台拓宽园区融资渠道。六盘水市、铜仁市、毕节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等地积极与园区经营主体对接,全面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出台实施了政府贴息贷款等政策,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贷款。遵义县、仁怀市、赤水市、湄潭、水城等地都成立了担保公司,解决农户和企业发展产业融资难的问题。
技术支撑平台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各地高度重视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通过园区从业人员培训、生产技术示范、标准化生产等方式,充分依托园区现有人才、科技资源,搭建园区技术支撑平台,重点解决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的组装推广、病虫防治、标准化生产等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贵阳市园区建设围绕畜、禽、蛋等八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水城在园区内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和雨露培训计划,培训农户1200余人,并利用中央农机补贴优惠政策,对园区进行喷滴灌和农机化设计,提高园区建设的肥水管理水平、机械化使用率和园区建设效率。
信息支撑平台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德江、惠水和三都与阿里巴巴贵州展馆对接开展网络销售服务;印江在淘宝网开设了印江专馆,利用特色馆以及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介、销售园区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人才支撑平台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按照“一个园区有一个科研团队、一个园区有一名首席专家”的要求,各地加大与科研院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合作,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和产学研基地,打造人才团队。同时,积极组织园区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广纳贤才。毕节市聘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杜永臣、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为蔬菜产业园区顾问;黔南与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联系,相继在惠水、三都等县设置博士工作站、实训基地等,引进一批博士、高级工程师等科技人才,对园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