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建设全市统一规范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2012年,泰安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天乐城·水世界等一批旅游大项目建成营业,城市旅游环境和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旅游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1月5日,记者就2012年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专访泰安市政协委员、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明。
记者:来泰安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泰安共接待多少游客?
程明:2012年,全市旅游行业坚持开拓创新和务实进取,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保持发展势头毫不松懈;一手抓资源整合和服务提升,谋划长远发展毫不动摇。全市全年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14%以上,相当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36%以上。旅游接待增速、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记者:原来说泰安旅游“山热城冷”,怎么改变这种情况?
程明:项目建设方面,天乐城·水世界、盐海神汤、泰山温泉城、高铁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田雨润华酒店、天颐湖旅游度假区、中华泰山旅游商品城等一批新项目建成营业,丰富了旅游产品,完善了服务设施,吸引游客“既进山又进城”,进一步破解了“山热城冷”、“昼热夜冷”、“夏热冬冷”等“留不住人”的难题。整合串联旅游资源,抓住”好客山东”贺年会契机,推出”暖冬之旅”旅游套票制度,强化了旅游项目集群优势,加快泰安旅游业由依赖泰山向依靠泰山多点联动转变的步伐。
记者:很多游客都在泰安留下美好的回忆,在提高旅游满意度方面,哪些打动了游客的心?
程明:自2012年3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好客泰山人 满意在泰安”为主题的旅游满意度提升工程。以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为重点,将旅游满意度调查报告涉及的86项工作目标、173项工作任务分解到33个部门和单位,将“五一”、“十一”假日旅游存在的51个具体问题分解到15个牵头部门和单位,并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开展3次专项督查活动。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今年第三季度,我市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4.14,较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17.05%,游客满意度由“一般满意”跃升至“满意”水平,“旅游软环境创新提升工程”荣获全省旅游产业创新二等奖。
在游客满意度提升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开展旅游市场明查暗访和联合执法行动80余次,进一步优化了旅游市场环境。加大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占道经营现象明显改善,“泰安旅游警察”形象大大提升了旅游安全感。增开加密旅游公交线路,有机串联起车站、泰山、旅游项目等游客集散地。城区48座公厕实现免费使用,绿化美化亮化升级,城市环境更加优美靓丽。
记者:2013年,全市旅游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在整合旅游资源方面有什么打算?
程明:2013年全市旅游工作重点以打造山东旅游文化绿色产业高地为中心,以文旅融合、资源整合为抓手,以整体提升为目标,以持续求进为核心,突出品牌引领、强化项目支撑、着力服务升级,培育消费热点,壮大产业规模,提高质量效益,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泰安的强市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旅游套票常态化运行,整合串联全市旅游项目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要素的效益,推动全市旅游资源整体发力,促进“龙之旅”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实现泰安旅游由单打独奏向协作共赢转变。
记者:现代旅游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以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著称的泰安,怎么样实现文化旅游发展?
程明:在文化和旅游发展结合方面,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泰山千古情城、泰山龙曦国际旅游度假地、刘老根大舞台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实现泰安旅游向多日游和休闲度假游转变。要挖掘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等资源优势,依托泰城东部方特欢乐世界等旅游项目集中的有利条件,以建设“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载体,整合旅游六要素,探索打造以商务会展、休闲娱乐、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业态为主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从根本上改变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推动泰安建设山东旅游文化绿色产业高地的战略引擎。
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方面,要强化旅游配套意识,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协调推进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标识、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依托现有火车站咨询中心和高铁旅游服务中心,在主要景区景点出入口、高速路出口、长途汽车站、旅游干道等重要节点,合理规划建设全市统一规范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点,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