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划和方案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显着的成绩。
一是各项工作保障到位。市政府对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支持。近两年来,各级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经费达2091万元。今年4月,市编办正式批准成立信阳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为全供事业正科级单位,编制3人,目前人员招聘已到岗。同时,市卫生局和各县区、各单位都成立专门的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任组长,保证了各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建好了区域平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于今年3月底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机房改造、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已于3月底完成;各县区也都基本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区域平台,其中,息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标准高、效果好。今年内,全市有望初步建立起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化平台应用系统。
三是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三级医院方面,市中心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功能几乎涵盖了医院所有科室,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在30个临床科室全面上线并投入使用。二级医院方面,全市有18家医院建立了独立数据中心机房,配备了专业信息人员。有21家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HIS系统,7家实施了电子病历,7家应用了医学影像系统(PACS),5家开通了实验室信息系统(LIS),9家医院建立了医生工作站,18家医院建立了护士工作站,3家医院建立了门诊工作站,3家医院建立了体检系统;全市大部分二级医院年底前有望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并达到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四是统筹做好其他信息化建设。各县区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全面建成。新农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省、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定点医疗机构均可以实现网络在线式就地减免补偿。县区免疫接种门诊均与市免疫规划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交换,接种者在各县区任何一个计划免疫点都可以注射疫苗。各县区精神病医院建立了重性精神病管理网上直报系统,慢病管理、妇女保健等其他9项系统正不断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