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三星的世纪专利大战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中国同业对天价索赔金额啧啧称奇之余,更惊讶于海外IT巨头围绕移动互联网竞争,运用专利战如此纯熟:赢输之间影响了企业命脉,更搅动了行业格局。这或许是未来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面临最大课题之一。
专利战方兴未艾
无论是北电的6000多项涉及LTE的专利组合以45亿美元的惊人价格被苹果、微软、爱立信等六家公司收购,还是Google奋起反击、相继购买IBM的大量相关专利,继而收购老牌手机厂商摩托罗拉移动(95亿美元用来购买专利),亦或是发生在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一系列涉及平板电脑的专利诉讼,微软与摩托罗拉移动,诺基亚与苹果、HTC,以及甲骨文与Google等之间的一系列专利诉讼,都不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号:专利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间争夺市场地位、遏制竞争对手、保护自身发展的强有力的武器。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权威机构更预测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值将达到惊人的5000亿美元。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移动互联网市场成为目前全球产业进程中最炙手可热的大蛋糕。不仅传统的移动手机厂商,例如诺基亚、苹果、三星、HTC等跃跃欲试、加大投入,就连Google、微软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通讯,甚至百度、腾讯这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试水。
随着众多企业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除了技术、营销及产品体验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竞争以外,专利战将是一把利器,成为更重要的竞争方式之一。
国内战火一触即发
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通讯已经在国外遭遇和发起专利战,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专利立法和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专利战场转至国内近在眼前。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王昭林指出,尽管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专利诉讼目前还没有,但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行业,专利地雷已经到处都是,这个行业有以万计量的专利。“目前国内在医药生物领域专利战打得非常多,专利量并不大,但是每个专利都涵盖了非常大的一个市场份额。移动互联网领域情况恰恰相反,量非常大,但是目前还没有多少起诉讼,这并不表明未来就没有这样的诉讼。”
王昭林进一步指出,华为和中兴在国外相互之间进行了专利诉讼,他们除了面对国外的专利诉讼,相互之间也在诉讼,一方面显示了我们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很好的态势;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这个领域确实竞争得非常激烈。“中国企业能够在国外进行诉讼,能让国外企业对中国的专利制度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
根据邦信阳的统计数据,华为和中兴的专利申请量非常大,这些企业前期的投入主要涉及到硬件方面,近几年在软件方面加强了投入,包括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重视专利业务,至少把专利上升为企业战略高度。
中国企业已然重视
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国内移动互联网专利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资深法官罗霞表示:“中国企业需要提前应对专利问题,其中专利质量决定了案件的胜败。只有自身强大了,才可能抵御专利风险。”
美国著名专利诉讼律师Wayne H. Bradley对中国企业建言:“虽然企业一开始不能判定什么是真正高质量的专利,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质量胜过数量,这对企业未来的诉讼十分关键。”
IBM(中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张艳则认为:“目前国内一些专利鱼目混珠,如果战火延展到中国,那些低质量的专利诉讼将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她强调:“IBM不敢说所有专利的质量都很高,但我们的体系决定了我们的专利申请都有针对性,都是在高标准下产生的。”
腾讯(北京)公司法律部资深顾问杨奇虎指出:“移动互联网行业硝烟四起,现在可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我们做的专利储备对以后专利上的争夺将是很有力的支撑。”他透露,目前腾讯专门有一个部门负责专利申请,截至今年10月,腾讯申请的专利有6000多个,授权的有1000多个,在全球互联网公司的专利数量排名第三。
甚至包括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现在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
王昭林认为,未来在中国,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专利完全有可能卖到上百亿美元。“国际规则和国外的经验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巨头有非常大的影响,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未雨绸缪是百利无害。”
移动互联网的专利战战火一旦烧入国内,中国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对于这一问题,王昭林表示,移动互联网企业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利池。专利申请质量一定要经得起考验,而且还要有前瞻性和对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