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园区快讯 » 正文

生态城打造绿色活力新城 智慧城市便利居民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3  来源:每日新报  浏览次数:2173
核心提示:自2008年启动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确定的“成为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的历史使命,围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区、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今,生态城早已不是那片盐碱荒滩,而是有着宜居环境、优质医疗教育配套、千余家注册企业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今后,生态城还将有哪些新思路、新项目、新举措,记者对话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徐大彤。
自2008年启动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确定的“成为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的历史使命,围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区、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今,生态城早已不是那片盐碱荒滩,而是有着宜居环境、优质医疗教育配套、千余家注册企业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今后,生态城还将有哪些新思路、新项目、新举措,记者对话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徐大彤。

8平方公里南部片区基本建成

记者:按照总体规划,生态城的空间布局为“一轴三心五片”,生态格局为“一岛三水六廊”,到2015年,将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这些建设进展如何?

徐大彤:五年多来,生态城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8平方公里南部片区基本建成,绿色产业初具规模,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企业居民加快入住,区域活力正在迸发,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基本实现了两国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生态道路68公里,铺设管网600多公里,完成了33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建成了故道河、生态谷、惠风溪、永定洲、动漫园等多个景观工程。如今的生态城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产业、住宅、公建等各类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开工面积625万平方米,其中251万平方米已竣工,且100%为绿色建筑。住宅项目节能率超过70%,公建项目节能率超过55%,有27个项目获得三星级标准认证。此外,可再生能源利用也初具规模,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8兆瓦,蓟运河口风力发电项目和污水处理厂、国家动漫园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已正式并网发电,成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

记者:5年多的开发建设,生态城已经从一片盐碱荒滩“变身”为“生态之城”。今年,生态城还将推进哪些重点项目建设?

徐大彤:目前,生态城已累计注册企业1100多家,区域内就业职工4000人,入住居民已超过1万人。区域企业、人口的增多对城市管理、载体功能、公共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生态城将着力推动三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

对于居民关注的商业配套建设,我们将加快推动南部商业中心区域的天房蓝钻大厦、吉宝·季景新城及新加坡美食城等项目建设,进一完善区域的商业配套环境。公建配套项目,第一中学、滨海小外小学二部、第二所幼儿园下半年即将开学。此外,健身中心、南开中学、第一、第二社区中心、图书馆等正在加快建设。生态规划馆、市民大厅、青少年宫等项目即将开工,辖区居民将享有更加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

产业是生态城推动区域开发、加快导入人口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动漫园、国家影视园、生态科技园等园区配套基础上,继续推进信息园、科技园、产业园等园区内其他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着眼绿色产业

记者:目前,生态城已经初步形成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产业聚集发展态势。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城又有哪些优势?

徐大彤: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生态城当前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作为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国际项目,生态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基础和条件。国务院批准生态城创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各有关部委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这几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联合协调理事会成员单位,已先后给予了财政专项补贴、意愿结汇、金太阳示范工程等诸多支持政策。文化部、广电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还授予了国家动漫园、国家3D影视园、北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国家旅游产业综合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的品牌或项目,这些都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记者: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方面,生态城又将如何定位?

徐大彤: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我们觉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溢出的专业市场、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及行政性、事业性机构,尤其是研发中心、科研机构、结算中心等适合引入生态城。我们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环保科技产业、现代服务和休闲旅游产业。以国家动漫园、国家3D影视园为载体,加强与北京知名动漫影视制作发行公司的交流合作,吸引其入区发展,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现代服务和休闲旅游产业方面,我们将利用现有的“意愿结汇”和即将批准实施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政策,协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吸引有外资结算及贷款需求的企业落户。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继续深化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采用“嫁接法”模式,以国家动漫园为合作载体,创建中国传媒大学生态城动漫学院。集合方特欢乐世界和欢乐海魔方、航母主题公园、鲤鱼门、世茂酒店等旅游资源,打造完整的旅游链条。

医疗教育普惠辖区居民

记者:
去年以来,生态城地产成为滨海新区地产版图的一大亮点,宜人的居住环境、高水平的教育、医疗配套成为吸引人们最终选择生态城的关键。在民生配套和居住环境上,未来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徐大彤:
一个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显著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生态城将重点强化生活、教育、医疗和交通四个方面的配套建设。

生活配套方面,预计到明年,起步区内3个社区中心将陆续投入使用。届时,辖区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距离最近的社区中心,享受一站式的社区综合服务。

在教育方面,生态城将尝试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南部片区内,2所小学、1所中学由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尝试解决学区房形成和上学难的问题。未来,在北部、东北部片区引入优质教育品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普惠化。此外,南开中学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开学。医疗配套方面,生态城医院将于明年正式投用,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将医院优质资源直接延伸过去。我们还将推行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每300-500户居民配备一名家庭医生,为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并继续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

智慧城市便利居民生活

记者:
从居民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回收到他们每天居住的绿色建筑,再到多种途径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城在倡导绿色环保的同时,引领新的生活方式。目前,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未来,居住在生态城的居民还将感受到哪些与众不同?

徐大彤:绿色建筑、垃圾分类回收、智慧城市……这些都将成为生态城的亮点和特色。今年,生态城入选第一批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基地。我们将全面落实100%的绿色建筑目标,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奖励政策。

垃圾分类回收目前已经实现100%覆盖。我们将逐渐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下一步,我们还将适时推行智能物回体系,建立“绿色银行”,通过绿色银行系统将废旧物料回收与居民消费相结合,促进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城将更加注重依托智能化手段体现城市的脉动。现阶段,生态城已经实现建成区无线网络全覆盖、三网融合、光纤入户。正在建设的信息大厦将作为城市级的数据中心、指挥中心,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智慧底蕴。下一步,将面向城市居住者、就业者以及决策者,开发城市APP以及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体验项目,让每一位居民切身感受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中新合作金融创新

记者:
作为两国项目,同新方的合作是生态城引人关注的焦点,双方的交流合作主要在哪些方面?带来了哪些好处?

徐大彤:中新合作是生态城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的独有优势。几年来,中新双方工作团队组建了规划、水务、公屋、经济、社区、环境、科技、轨道交通等多个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协商、合作。特别是在绿色建筑方面,双方第一期各拿出3000万元资金,对绿色建筑节水、节地、节材三个领域的研究和项目给予支持。

另外,金融创新也是近期双方合作的重点。生态城将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市、新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赴新加坡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我们将推进投资公司、合资公司及区内企业赴新加坡进行跨境人民币贷款、发行公司债、发行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为区域发展筹措建设资金。

区域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记者:
去年年底,新区进行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并入生态城管委会行政管理范围。版图扩大,全新的生态城将如何定位?

徐大彤:综合来看,原滨海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与市政府共建的国家级旅游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国家海洋博物馆、国家气象科技园、妈祖文化经贸园等项目落户,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欢乐海魔方等项目,去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原中心渔港拥有极为宝贵的岸线和港口资源,已建成6个5000吨级专用码头。区域整合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产业聚集,统筹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实现生态城建设理念、经验首先在临近区域的复制推广,并践行两国政府确定的“三和三能”目标。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