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探索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产业向功能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全力打造海洋经济率先崛起、充满活力的蓝色之都,胶东文化特色鲜明、开放时尚的文明之都,人民生活富庶安康、生态宜居的幸福之都。目前,全市城镇以5%的土地聚集了56%的人口、创造了80%的生产总值,城镇化率达到56.8%,分别高于全国4.2个、全省4.4个百分点。
集中开发“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板块,拉开烟台特色城镇化发展大框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为总体框架,集中开发“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板块,带动提升城镇化水平。“一极”即东部海洋经济新区,以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和保税港区滨海区域为主体,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打造烟台城市建设新亮点、全省海洋经济新龙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目前,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已纳入全国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200平方公里起步区启动建设,“七纵三横”路网管网建设全面铺开,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经济总部基地、中国北方智谷、海德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大项目加快推进。“多极”,一是以莱州湾为中心,打造500平方公里的高效生态经济高地,100平方公里的滨海开发起步区全面启动,开工过千万元项目90个。二是以丁字湾为中心,建设334平方公里的莱阳南海新区和海阳亚沙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已完成海即跨海特大桥、湿地公园、金山寺等景区和旅游设施建设,亚沙城二期、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建设顺利推进。三是以龙口湾为中心,建设420平方公里的龙口及招远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和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已完成投资105亿元。四是以长岛县为中心,高标准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打造岛陆面积57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胜地,长岛生态旅游度假岛规划获批全省第一个县级规划,南北长山大桥、引水济岛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园区,壮大烟台特色城镇化发展主载体。把各类园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域,依托城镇、反哺镇村,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提升开发区、高新区等6个国家级园区产业和人口聚集度。依托牟平、莱山等10个省级园区,建设一批差别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高水平产业园区。着力提升蓬莱、龙口等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同步”、经济集中区与新型农村社区“两区共建”,推进产城融合,将100多个县域经济集中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以莱州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蓬莱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重点,以全市596个水果、蔬菜、休闲观光园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样板区、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在中心城市城郊区域31个镇(街)、788个村庄、1500平方公里范围内,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改革创新试点,大力发展海上蓝色经济与海岸生态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完成投资670亿元,改造农村社区137个,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30万人。依托园区,全市形成机械制造、现代化工等5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86家,吸纳就业95万人。
改造提升市、县、镇行政中心区和农村社区,夯实烟台特色城镇化发展基础。一是抓中心城市强龙头。按照“东拓、西联、南进、北展、中优”的战略布局,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提升辐射力、聚集力和带动力。“十一五”以来,中心城市累计投资700多亿元,建成文化中心、新火车站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新建扩建城市主干道50多条,启动建设烟台新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区面积达到2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0万人,形成30分钟的市区通勤圈,其中高新区5年内城镇化率从49.25%迅速提升到68.93%,芝罘区城镇化率达到100%。二是抓县域城市强支撑。按照“特色鲜明、活力充足、精致优美、宜居宜业”的目标,推动县域城市加快崛起。海阳市以筹办亚洲沙滩运动会为契机,高标准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分别是2006年的2.4倍和1.7倍,一举跨入中等城市行列。龙口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315家规模以上企业吸纳劳动力1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一半以上,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61%,全市城镇化率超过60%。龙口、莱州、招远、蓬莱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龙口、招远、长岛城镇化率均超过50%;龙口、福山、莱州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10强,龙口、牟平进入全省县域发展“两个同步”前10名。三是抓小城镇强节点。按照“培育重点镇、合并弱小镇、提升中间镇”的思路,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龙口诸由观镇、栖霞中桥镇,以交通枢纽扩散发展的福山回里镇、栖霞桃村镇,以商贸集聚发展的莱州沙河镇,以旅游开发带动的海阳凤城镇等一批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特色名镇,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次中心。龙口市南山镇南山村通过发展铝及铝制品等产业,先后合并周边36个经济欠发达村,吸纳就业3万多人,农民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招远市玲珑集团吸纳1.5万人就业,带动形成15平方公里的新城区。目前,全市一半以上的镇被评为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20个镇街成为国家重点镇和省中心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6平方公里,驻地人口80万人,总体规划覆盖率100%,对城镇化的贡献率达到20%。四是抓农村社区强腹地。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社区与经济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镇村企业联动发展,打造城镇化发展新载体。“十一五”以来,烟台市投资100多亿元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1600多个村庄达到星级示范村标准,形成莱山院格庄的“村企开发”、蓬莱南王的“产业化融合”、莱阳濯村的“企业带动”、招远九曲蒋家的“整体搬迁”等新型农村城镇化模式,全市累计启动农房建设项目715个,新建农房38万余户,1200多个村居转为新型社区,100多万农民“出屋上楼”过上城里人生活。
烟台开发区“政务云中心”建成启用
昨日,从开发区传来消息,作为全市首个整体电子政务外包服务平台,“开发区政务云中心”正式建成启用,今后,开发区所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将全部“搬”入“云”中,入驻“云中心”的部门单位将不再购置信息设备或建设机房,其应用数据与后台服务器的运行维护均由中金数据实行集中托管。“电子政务外包,不仅减少了每年设备更新的不菲财政费用,同时也不必再为服务器每日24小时运行维护而时刻高度警觉劳神。”11月,工委办公室与发改经信局率先入“云”,两部门将沉淀了近30年的海量数据连同服务器“一股脑儿”地全部搬入“政务云中心”后,工
0评论2014-12-051868
解读山东新型城镇化规划里的烟台角色和发展机遇
在山东城镇新版图下,烟台被赋予怎样的角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烟台当如何凸显胶东特色?占领未来发展新高点,烟台又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围绕相关问题,记者昨日专访了烟台城市规划专家、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李世泰教授。
0评论2014-12-031566
烟台首家智慧城市展示馆启用
通过对体感运动设备进行智能管理,可以像网上游戏一样对打乒乓球;床垫会自动记录心率、血压并自动生成每日健康曲线图;室内安装的云摄像头后,一旦燃气泄露就能自动报警……昨日,全市首个智慧城市展示馆正式投入使用,一系列高科技智能产品亮相,并将打造全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平台,根据规划,展示馆将定期向中小学生开放,打造全市中小学智慧信息科普基地。
0评论2014-11-101171
烟台成立全国首家苹果物联网企业
作为苹果之乡,烟台在着力提高苹果品质的同时,也在苹果产销方面先行先试,做出优异成绩。记者近日获悉,烟台泉源食品有限公司还开发了“泉源苹果物联网安全可追溯服务平台”,成为中国第一家苹果物联网管理企业。
0评论2014-10-241335
烟台市建智慧城市 市民卡将实现一卡多用
地下管线咋布局?市政设施坏了该找谁?随着烟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了一张烟台地理信息图,这些也都不再是难事,市民将更加便捷地体验到智慧城市带来的成果。
0评论2014-10-081348
烟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亮相 果蔬可查身份证
市场上贴有二维码的农产品,只要用手机轻轻扫一下,就能查到农产品的生产信息,能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加放心。昨天下午,在第十五届烟台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上,一场关于果蔬“身份证”的座谈会正在火热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又一次成为众多食品企业及市民关注的焦点。
0评论2014-09-282069
烟台智能交通云平台涵12类功能 可追踪车辆行驶轨迹
近年来,为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交通的现代化、科技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烟台公安交警部门大力加强智能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建设。19日,记者在烟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看到,包括对整个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宏观调度、追踪单辆机动车的行驶轨迹等在内的多项功能,对于这个智能交通系统来说都不在话下。
0评论2014-09-271450
烟台市关于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加快提升肉类蔬菜流通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落实经营主体责任,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商秩字〔2010〕27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0评论2014-08-182020
烟台将打造国际化食品商务网站 拉动信息消费内需
昨日,记者获悉,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今后烟台将围绕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市场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完善信息消费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信息消费龙头企业,催生一批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力争到2017年,全市信息消费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
0评论2014-08-181709
烟台功能区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烟台市委、市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产业带动、实现城乡一体、突出烟台特色,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功能区带动为统领,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功能区带动型’城镇化道路。”近日,烟台市副市长于松柏回答了外界的疑惑。
0评论2014-06-2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