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4-06-17 08:4224820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划财务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司室:

我局组织制定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现予印发。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是根据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精神,为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而开展的自身建设工作,旨在改造生产工艺流程、革新公共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是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按需测绘的重要举措。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实现建设目标,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生产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4年5月29日

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关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和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总体发展战略,为推进转型发展,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强国建设,制定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

一、必要性和迫切性

当前,面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需求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支撑技术加快更新换代,生产服务方式快速转型,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升这一发展形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形成新的生产服务模式和能力,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生产、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对于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贯彻十八大要求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明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加快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测绘地理信息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支撑。率先实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信息化,对国家持续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设信息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应尽职责。加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信息化建设,是更好地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工作,也是不断丰富地理信息服务内容,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现有政务信息资源的作用,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才能立足于“天地图”等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依托互联互通的现代网络体系,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才能提升应急测绘能力,实现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和业务化,真正形成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三)促进转型升级的根本需要

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海洋强国等战略部署要求,以及按需测绘和动态测绘的内在需求,测绘地理信息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数字化生产向信息化生产的转变就必须要着力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健全主动服务的渠道和手段;必须要加快推进生产信息化改造,建立与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相适应、与现代测绘技术手段相匹配的生产工艺流程体系;必须要加速整合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人才、装备等各类资源,建成地理信息产品获取、加工、分发、共享、交换、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系统,为测绘地理信息全面转型奠定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信息中国的总体部署,紧密围绕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办发〔2006〕59号)的组织实施,以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水平为根本目的,制度化推动信息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生产和服务的全面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充分改造整合现有资源,强化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测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强化生产工艺流程升级改造,推进测绘生产模式的变革;强化服务系统建设,革新公共服务方式;强化信息安全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强化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

(二)发展目标

2015年左右,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适应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步形成,满足按需提供服务的服务体系和模式初步建立,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标准规范更加完善。

——政务信息化方面。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部分完成,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应用支撑软环境建成并投入使用。围绕重点核心业务的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取得进展。内外网站内容更丰富、服务更高效,行政许可项目(除涉密以外)全部实现在线办理;

——生产信息化方面。国家局(省局)层面生产管理相关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具体生产单位生产技术体系的信息化改造取得进展。

——服务信息化方面。地理信息服务资源库建设取得进展,并实现与天地图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协同运行,按需的地图产品制作系统和相应的服务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取得进展。集在线服务、离线服务,数字化服务、传统产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形成;

——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方面。覆盖国家局及各直属单位的办公业务专网和生产业务专网建成。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取得进展。重点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三级非涉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保密安全整改基本完成。

2017年左右,政务信息化完成,行政管理效能大幅提高。生产和服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测绘生产、服务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政务管理、生产、服务等实现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协同和无缝链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标准规范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

三、政务信息化

围绕日常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工作需要,依托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电子政务外网和办公业务专网,重点建设和完善内外网站、应用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库等,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内外网站建设。

加强国家局门户网站建设,强化其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加强网络视频、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源建设,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扩大网上办事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提高网上办事便捷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测绘微门户、微博、微信等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平台建设,完善政务交流和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及问题的受理、处理及反馈网络服务模式,增强在线访谈等功能。加快国家局英文版网站建设进度,不断扩大其影响和覆盖范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门户网站建设。并推进与国家局门户网站的互联互通和政务协同,形成“一站式”服务功能。

加强内部综合办公门户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整合。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能关系和综合办公与决策支持的需求,建立国家局及所属单位统一的内部综合办公门户和支撑平台,以此为依托实现各种政务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整合、互联互通,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办公、业务统筹,流程便捷、规范有序、协同高效的网络化、无纸化办公新模式。各地也要加快现有资源整合和应用系统建设,建设内部综合办公门户,在条件成熟时实现与国家局内部综合办公门户的互联互通。

(二)重要政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库建设。

开展机构库、人力资源库、法律法规库、公文档案库、统计信息库、测量标志目录库、项目目录库、规划计划信息库、文化资源库等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形成政务管理决策信息资源库。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如下政务应用系统建设:

——市场监管系统。形成对资质管理、市场信用管理、行政执法等工作的服务能力。

——地图审核与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地图审核管理系统、地图审查业务系统和互联网地图监管系统,提高地图审核与地图管理信息化水平。

——成果管理系统。建成和完善地理信息分发服务系统、测量标志管理系统等。

——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基础测绘项目计划及生产管理系统、成果应用项目管理系统、测绘科技项目管理系统,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等。

——质量监管系统。建设测绘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检验业务管理系统等。

——经济运行管理系统。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统计信息系统等,强化测绘地理信息经济运行的监管能力。

——人才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行业执业资格管理系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

(三)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建设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适应业务动态变化需求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具备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访问、业务集成、流程控制、安全控制、系统管理等各种基础性和公共性功能,为实现政务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等提供支撑。

四、生产信息化

重点围绕基础测绘生产组织管理需求,充分考虑应急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特点,依托统一网络基础设施,按照国家(省)局、测绘生产事业单位两个层面,开展装备设施、人力资源、资料数据等生产要素资源库和相应应用系统建设,建成网络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测绘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测绘生产全过程业务流程信息化。大幅度提高测绘生产事业单位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单位测绘生产效率。

(一)国家局(省局)生产信息化建设

依托国家局(省局)生产业务专网,整合所属各单位骨干人员、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资料数据等信息资源,建设国家局(省局)测绘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基础测绘生产跨区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对生产进度等全流程跟踪和生产质量等网络化管理。以此平台为基础,着力打造基础测绘生产原始资料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分布式处理、生产质量统一监管和生产成果集中入库管理的信息化测绘生产布局,着力形成基础测绘生产原始资料数据统筹获取和分发能力,基础测绘项目计划和预算的统一管理能力,重大装备和技术的统一调配能力,基础测绘成果质量的统一监管能力和成果数据的集中管理能力。国家局(省局)测绘生产管理信息平台重点开展生产业务信息资源整合和相应应用系统建设。

——生产业务信息资源整合。重点开展资料数据库(包括航空航天影像、地面测量数据、水下测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测绘项目成果、重大测绘工程项目成果等)、重大装备数据库(包括航空数码相机、成像雷达、地面移动测量系统、船舶测量系统、重力测量仪、无人飞机航摄系统等)、质检样本数据库(包括检核点数据、影像特征点数据、样本数据和测试用例等)、项目管理数据库、质量控制数据库、技术文档数据库等的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重点包括人员装备管理系统,支持专业技术人员、重大装备实时监控和跨区域调配等;项目管理系统,支持在线的项目计划下达、生产任务调度、进度监控等功能;质量控制系统,支持对原始资料数据、成果数据的质量检查、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统计分析等功能;资料管理系统、成果管理系统等。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智慧旅游
四川是我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全省旅游业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川也是我国的测绘大省,从业人员3.5万人,广泛服务于旅游、国土、建设、水电、铁路等20余个行业,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测绘保障。为满足近年来人们对旅游信息日益旺盛的需求,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省旅游局展开亲密合作,通过基础地理信息与旅游信息的深入融合,加强旅游宣传,丰富信息传递渠道,大力推动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广大来川游客提供全方位出游信息服务。

0评论2014-05-261263

湖北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湖北移动签署合作协议
4月28日,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湖北移动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战略合作,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湖北北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0评论2014-05-061688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与《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优势,履行监管与服务职责,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在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提出以下意见。

0评论2014-03-123230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确定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宣传工作要点
2月1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宣传工作要点,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精心部署策划,切实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形式,狠抓措施落实,认真做好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0评论2014-02-213024

本溪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出台
《本溪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经本溪市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0评论2013-11-052774

孔金辉:测绘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
10月30日,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主题为“智慧·创新·服务” 。会议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孔金辉副司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孔金辉称,从国家测绘局的角度来讲,它推动的是智慧城市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0评论2013-10-311361

卫星导航与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共生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国家相关重要政策的指导推进下、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牵引下,地理信息产业逆势上扬,服务值年均增长超过25%,2012年服务总值达到2000亿元,测绘地理信息从幕后走向前台,逐步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0评论2013-10-151338

应用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智慧城市
在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测绘地理信息将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建立起可视化、可量测、可分析决策的智能化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地理信息支撑。

0评论2013-09-02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