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城市规划首页 城市规划分类 切换频道

海归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林木病虫害

2013-05-23 09:353640中国新闻网
世界上唯一会算术的害虫远程实时监控仪系统已在海淀公园和翠湖湿地公园投入使用,预计将于今年覆盖整个海淀区。

这套会算术的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不同害虫的诱芯,定向把某种害虫诱集到检测仪中,并准确地“算”出害虫数目,实现了害虫的定向诱集、分类统计、实时报传、远程监测和预警,对害虫实施远程实时监测。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国家。目前害虫监测,以人工监测为主,多年来积累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分析处理的资料,以文字描述、手工绘制及记录的图表等纸质资源居多。传统的监测技术存在监测准确度不高、时效性差、利用率低、汇总劳动强度大、统计分析困难、表现不直观等问题,给病虫害信息汇总、统计、分析及信息的共享带来许多不便。

目前世界上对害虫通用的监测模式,仅仅是利用诱芯引诱害虫,但不能进行计数和数据的实时上传。统计处理结果具有一定延时性,通常延时1-7天,且无法进行及时的信息查询,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监测,系统自动进行统计分析困难,数据汇总和分析不方便。

数字化害虫监测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研究。以台湾为例,2006年开始研究“东方果实蝇生态监测与预警系统”,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取代过往的人工监测,进行世界上首开先例的害虫栖群监测工作研究,但准确率未能达到商用要求。目前国际上此类应用技术一直没有成功转化为成熟商品。

新近投入使用的林木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由中关村高新技术海归企业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该系统曾获得中关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称号,也是首次应用于海淀区园林绿化实践。它采用互动式网页,便于进行害虫相关信息的查询,无需大量人力物力,一人可同时进行上百个监测点的监测,可有效指导害虫预报。海淀区目前的1500个美国白蛾监测点测算,实施传统人工监测每年需6800人次,而采用了这套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每年仅需5人次。

目前海淀区林木有害生物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全部完成,设在区林业工作总站的监测系统网络客户端已投入使用。未来2-3年,将在海淀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网络化监测体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无锡“菜篮子工程”中的RFID和物联网技术应用
从种植、收割、储存,到交易、配送、上桌,江苏无锡市涉及民生的“菜篮子工程”因引入物联网技术,正悄然发生着全新的“革命”。近年来,无锡电信根据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建设节奏,协同社会相关部门,共同打造物联网及RFID技术惠民新天地,让人们看到:小菜篮里正有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0评论2018-07-0913602

扬州部分公交专用线使用物联网技术有望"一路绿灯"
记者8日采访时看到,在文昌路与运河北路、观潮路、扬子江路、维扬路等交叉路口,都已安装上了公交专用信号灯。今后借助物联网技术,文昌路公交专用线有望实现“一路绿灯”。

0评论2013-09-091219

黄山市茶叶企业利用物联网实行信息追溯
据报道,黄山市茶叶企业充分利用物联网科技实行茶业生产环节的信息全部可追溯,方便消费者辨别真伪,放心购物。

0评论2013-09-041181

滨湖安置小区搭上物联网“列车”打造智慧社区
作为纯安置社区,美湖社区搭上了物联网的“列车”,投入1500万打造“智慧社区”。目前,小区智能化技防监控指挥系统已建成运行,293个高清探头为小区布下一张安全网。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发而成的便民智能服务终端也已投入试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缴纳水电费、手机充值、预订车票等。在美湖,居民们过起了“智慧”生活。

0评论2013-08-28560

海关智能监管助推综保区新腾飞
在陆续推出“SZV空陆联程”、分类通关、“两单一审”等多项改革举措,使通关速度进入“读秒”时代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又将目标锁定在“智能”两个字上,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传感器,综合道路、卡口、停车场、泊位、仓库、人员、单证、系统各环节的资源,建成过程控制、绩效评估、政务公开、信息推送、多媒体展示“五位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综保区”。

0评论2013-08-201025

天津京滨工业园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产业园投资环境推介会圆满落幕
2013年8月7日,天津京滨工业园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产业园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入驻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签约仪式由京滨工业园总经理郭新华主持,出席嘉宾有天津市武清区区长罗福来、副区长尤天成、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胡旭东、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会长韩举科、常务副会长王燕京等。江浙沪30余家企业参加此次活动,8家企业现场签约。     

0评论2013-08-16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