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大数据试验之上海样本:有应用才有动力

2013-12-30 10:26182370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上海举行的各色有关信息化的论坛上,“大数据”三字不绝于耳。而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的数据资源之丰富亦让“大数据”在这座城市的应用留有更大的空间。

2013年7月,上海发布《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称“计划”)。《计划》称,上海已经积累并将继续产生庞大的数据资源,例如,上海拥有世界最大的医联数据共享系统,有4800万张交通卡、亚洲第二的证券交易额等。

这些数据基础使得上海在城市治理中已经尝试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例如世博会期间通过对天气、交通等综合因素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人流预测,以及在医疗资源管理和居民健康管理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但这还只是起步。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缪其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上海而言,目前大数据的推进需要的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的推进,“还应当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数据驱动的创新,而当务之急是解决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应用人才的问题。”

上海医改与大数据试验

医疗卫生是被《三年行动计划》列入公共平台建设重点选取的领域之一。《三年行动计划》称,将会针对临床质量分析、医疗资源分配、医疗辅助决策、科研数据服务、个性化健康引导的需求,建设全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运营方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一主要包含慢性病防治、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建立重点管理人群/保健人群健康档案、完善一般人群健康档案等功能的平台已经覆盖上海及外省市7个区县23个社区,并可以实现与上海医联工程对接。

而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能够实现居民的远程医疗管理服务、健康预警等功能。“这一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医生责任制度的推进,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万达信息方面负责人说。

一位长期对上海医改进行研究观察的人士称,除了这样在普遍意义上的健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达到技术在医疗诊断以及健康管理方面发挥优势以外,上海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推动另外一层意义在于强大的技术支撑着上海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强化。

2013年6月,上海的医联网将覆盖全市所有层级的全部医院,医院的任何经营管理和诊疗业务将被纳入实时监控。

上海卫生局副巡视员、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介绍,上海一直没有放松卫生信息化建设,申康先从旗下24家医院开始,逐步把网络联到“复旦系”的6家部属三甲医院、本地的三家部队医院,以及上海国际妇婴医院;此后又逐步把网络扩大到6个区、8个区,直至全覆盖。

上海市分管副市长沈晓明在今年初获得继任后,曾提出今年要着力控制自费药品和自费耗材带来的医疗费用。这部分费用因为不进入医保系统的数据网络,一度难以监管,而延伸到医院全部运作的医联网将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

让技术系统真正发挥威力的,正是“大数据”的思想,多部门联动展开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上海某三甲公立医院院长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人社系统开始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后,医院通过网络对诊疗业务进行实时监控,不会漏过任何一张可疑的门诊处方,“现在不是按月或者按周为单位来盘点警示,而是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

许速介绍,上海市有规定,即使让病人到院外采购药品耗材,也必须经医院备案,“不纳入医院管理体系的都算违规”。

在医改领域,上海的强政府特色体现在改革步骤的周密部署和环环相扣,前述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改革动作,无不为接下来的几大重点工作任务作了必要铺垫。

“大数据”怎么推?

尽管在医疗领域的推动已经有些成效。但一些医改和数据信息领域的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目前大数据推动中遇到的制度层面的阻碍。

缪其浩认为,单从医疗领域来看,信息安全问题解决到什么层面,医疗领域的大数据运用才会推动到什么层面。

上海另一家三甲医院的医务处人士也认为,此前酒店登记入住信息的泄露引起了社会热议,而医院的数据涉及更多患者的个人信息乃至隐私,有关部门能够实时调阅,但是对这些数据的流向和使用却缺乏监管,信息安全如何能够保证?

该人士对记者表示,且不谈信息的使用,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数据的征集,首先就必须经过一定的司法程序。“仅靠行政力量来征集和调阅数据不仅存在程序瑕疵,在产生纠纷的时候更缺乏可执行性”,他说。

因此,在缪其浩看来,在目前信息安全问题尚存在许多复杂问题的前提下,交通领域可能是未来上海大数据应用进展较快的领域。

2013年5月,上海市经信委主任李耀新曾表示,目前上海正在研究运用大数据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将通过建立一系列基于数据的交通管理系统,建立应对流量研判、道路疏导、楼宇规划、道路管制应急响应、特征车辆检索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在交通拥堵时疏导交通,提醒用户。

而根据上海市科委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资料,上海方面进行桥梁隧道安全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的研发,这将使得拥有多座跨(黄浦)江桥梁和隧道的上海未来将通过整合城市桥梁隧道的海量监测数据,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法,研究桥梁隧道结构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机理,提高桥梁隧道未来状态评估的准确度。

而缪其浩认为,技术领域的研发固然重要,但就大数据在各领域的推动来看,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政府以及各行业间培养更多的具有“数据素养”的人才,“他们懂得自己的行业,有能力和数据分析专家对话,会提出问题、理解分析结果,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可能会十倍、甚至于更多于对‘数据科学家’的需求”。

此外,除了政府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以外,“混杂着部门利益”在内的政府管理数据如何沿着安全的渠道向行业和产业公开,这也是目前政府管理向社会让渡的重要渠道。

“我们不要老讲大数据,应该思考数据如何‘驱动创新’。”缪其浩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七朵云大数据 让百姓生活“棒棒哒”
我省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工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全面开展建设“七朵云”;贵阳市更是通过与北京中关村的“京筑”合作,双方在高新区合作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脚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近日记者走进落地的众多高科技项目,体验大数据带来的变化,感受到百姓“新生活”变得“棒棒哒”。

0评论2015-01-1218477

探索实践经验分享:大数据如何服务临床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做了初步探索。探索以临床运营指标、临床质量监控及临床科研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临床智能应用,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建立临床事件数据模型,基于事件连续性建立数据集,数据展现围绕临床事件展开。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卫生信息化大讲堂系列培训上,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结合医院自身尝试性建设探索向与会人员做了相关信息的分享。

0评论2015-01-0918045

嘉兴:探索大数据时代卫生信息化之路
“自助服务、掌上医院、手机支付宝结算、嘉兴卫生专网……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在患者、医疗机构和区域医疗体系等三个层面上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动医疗改革,在缓解医患矛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表示。

0评论2015-01-0818272

合肥建设智能交通二期工程 大数据分析交通黑点
BRT公交优先、智能信号灯、对渣土车警车等特种车辆的定位,甚至一块看似普通的交通指示牌上,都凝聚着智能交通的智慧。随着合肥“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一二期)项目的实施,合肥正率先进入智能交通城市。现在,下载一个手机APP,就可及时了解交通拥堵信息。未来,每个出行者通过车联网技术,都将成为优化交通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0评论2015-01-0718286

京筑两地再牵手 投资120亿元共建大数据产业园
不断深化的京筑合作再传喜讯。1月4日,贵阳国家高新区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协议,决定在贵阳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0评论2015-01-06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