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大数据:城市的智慧源泉

2013-08-16 09:21251903S新闻周刊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都是“炙手可热”的两个名词,值得关注的是人们谈到智慧城市经常会提及大数据的概念。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大数据,源自于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巨量信息。

如何让大数据为我所用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智慧城市是使用智能计算技术使得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的组成和服务更智能、互联和有效。

大数据——城市的智慧源泉

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它是智慧城市的智慧之源。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智慧化”或“智能化”。

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突出体现在交通管理、医疗、社会安全等方面。

应用大数据将极大提高智慧城市政府部门的决策效率和服务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智慧政府”,大数据使数据共享成为可能,政府各个部门的既有数据库可以实现高效互联互通,极大提高政府各部门间协同办公能力,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大幅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大数据将显著提升智慧城市人们的生活品质。大数据将极大地拓展民众生活空间,引领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智慧人生的到来。大数据是未来人们享受智慧生活的基础,将改变传统“简单平面”的生活常态,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服务将使信息变得更加广泛、使生活变得多维和立体。通过大数据建立家庭生活档案,智能化管理家庭日程事务、个人健康、安全起居以及外出购物。同时,大数据将使公共服务与个人生活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交通、安防等领域将为个人提升信息查询、内容分发、移动支付等应用体验,将人们的“简单平面”生活转向“多维泛在”,让智慧城市真正服务于民生。

政企合力——实现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互融

大数据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二者并没有实现互融互通,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高德三维事业部总经理赵珂告诉记者,大数据基本原则在于解决海量的数据的提取和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些数据能做什么。在他看来,用数据为老百姓服务,这才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关注的目标。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政府的建设模式已经在发生变化。赵珂称,政府在积极推动企业投资来建设智慧城市,政府的角色已经由之前的主导转变为引导,希望由企业自主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这样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可以给企业更多主动性。

对于企业来讲,从被动作业到主动寻求机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实力或者技术的储备,而是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的彻底改变。由之前的按时完成项目作业,到现在与政府合作共享,直接带来数据归属的改变,之前数据版权归政府,现在企业投资建设,数据和平台最终都属于企业,企业就会有充分的主动性来挖掘数据价值。

模式转变之后,政府和企业该如何合作完成对数据的挖掘呢?赵珂认为,首先应该确认的是数据一定靠各家的数据资源一起来做才能做好。随着开放度的提高,政府会同公众分享越来越多的数据,企业也会加深与政府的合作,来进行大数据的整合,最终的目标的就是尽可能挖掘数据价值为公众服务。

企业面对技术人才双重挑战

对于企业来讲,深入挖掘大数据需要技术和人才的双重准备。艾瑞首席分析师曹军波告诉记者,因为在营销、电商、电信、金融、旅游等不同的领域大家对数据的要求是有差异化的。挖掘数据,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晰归理、对数据进行标签和一系列的分析。所以第一要能拿到可分析的数据,这些可分析数据第一步就很难。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使用数据的习惯,历史上积累的数据很多是没办法使用的。

第二拿到可分析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之后,还需要形成一个共同的标准。因为所谓大数据是多元的数据,全样本或者海量数据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快速去分析或者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有多个数据源,海量的数据有一些共同分析的标准和方法,这是第二步。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各个行业内的人士或者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标准上的沟通。第三层面是需要一些具有独特创造力的分析示教和思路,能够更快更好地分析出一系列的研究结果。

总之,大数据的处理要有很好的基础,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企业运营大数据的思想和方式,要从基础做起,有一个比较长的路要走。目前首要的问题是人才的紧缺,曹军波称,目前来讲,招大数据的人才,合适的一定找不到。大家都是在边做边学,很多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背景里面加入进来的。跟早期的互联网一样,要去找现有的人员是很难的,更多的是在实际的企业需求之中,不断的需要快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数据本身的处理能力,这几方面都是很重要的,要现成的人才很难。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不在于硬性指标,而在于软实力、软科学的提升,大数据的研发占据软实力重要的一环。只有充分开发数据背后的内容,才能提升城市的智慧程度,只有确立了“智慧来自大数据”的核心共识,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能“四两拨千斤”。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七朵云大数据 让百姓生活“棒棒哒”
我省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工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全面开展建设“七朵云”;贵阳市更是通过与北京中关村的“京筑”合作,双方在高新区合作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脚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近日记者走进落地的众多高科技项目,体验大数据带来的变化,感受到百姓“新生活”变得“棒棒哒”。

0评论2015-01-1218477

探索实践经验分享:大数据如何服务临床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做了初步探索。探索以临床运营指标、临床质量监控及临床科研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临床智能应用,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建立临床事件数据模型,基于事件连续性建立数据集,数据展现围绕临床事件展开。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卫生信息化大讲堂系列培训上,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结合医院自身尝试性建设探索向与会人员做了相关信息的分享。

0评论2015-01-0918045

嘉兴:探索大数据时代卫生信息化之路
“自助服务、掌上医院、手机支付宝结算、嘉兴卫生专网……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在患者、医疗机构和区域医疗体系等三个层面上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动医疗改革,在缓解医患矛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表示。

0评论2015-01-0818272

合肥建设智能交通二期工程 大数据分析交通黑点
BRT公交优先、智能信号灯、对渣土车警车等特种车辆的定位,甚至一块看似普通的交通指示牌上,都凝聚着智能交通的智慧。随着合肥“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一二期)项目的实施,合肥正率先进入智能交通城市。现在,下载一个手机APP,就可及时了解交通拥堵信息。未来,每个出行者通过车联网技术,都将成为优化交通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0评论2015-01-0718286

京筑两地再牵手 投资120亿元共建大数据产业园
不断深化的京筑合作再传喜讯。1月4日,贵阳国家高新区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协议,决定在贵阳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0评论2015-01-06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