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貌合神离”的城市群要不得

2013-07-29 13:5617650经济日报
去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但也存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等“城市病”和不尊重区域现实,人为发展城市群等问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病”日益突出的问题,将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有专家指出,城市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应该尊重规律、做好规划。

再造10个城市群

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等一系列“城市病”。特别是城镇资源分布不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

徐绍史表示,要治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就必须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据披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另外再打造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认为,这10个城市群中有半数以上位于中西部地区,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人口集中度,特别是使偏远山区人口向城市聚集,对于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捏合难成“群”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以城市群带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更为协调一体,通过适度聚集,推进区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分工协作,以便更好地带动产业有机融合、区域经济更加有序地协调发展。

“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实现人口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适当分流,这对于缓解‘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但城市群应该是城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不能靠人为捏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如果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不尊重区域发展现实,人为地把几个地域上相近的城市捏合起来,只能事倍功半。

李佐军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关键在于区域之间能否各自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分工协作实现错位发展,使每个城市都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定位,形成发展模式、产业产品等领域的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品位,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否则,即便被人为捏合成“群”,也会貌合神离,形成内耗。

关键在于配套改革

徐绍史表示,当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要解决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关键在于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快推进配套改革。”李佐军说,城市群的发展,最终将使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彼此之间又能相互分工协作。不过,体制机制不合理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之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

在李佐军看来,城市群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市场的事情,应该交给市场去办,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推进配套改革,帮助市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李佐军建议,在支持城市群发展中,要加快改革投融资体制,改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老办法,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投资、居民入资等多个渠道发展。

也有专家指出,城市群的发展,要依靠区域间内部有效的文化融合。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文化融合问题,以文化传统强化区域内各城市的交流和认同,减少城市群发展的成本。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仁寿县新型城镇化建设 奋力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重要发展区
城市群作为集群化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和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形成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0评论2014-12-041654

广东政府推进珠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公布
《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0评论2014-11-261791

广东建设珠三角智慧城市群 推进信息网络一体化应用
日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0评论2014-11-261753

“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咸阳大幕开启
2013年,省政府正式启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我市兴平、武功、乾县、礼泉、泾阳、三原等“一市五县”被纳入规划范围,这标志着咸阳的“一市五县”成为关中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县城的功能定位也将进入新的规划建设层面。作为未来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不但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历史使命,而且肩负着辐射带动周边各县加快建设、集聚发展的重要任务。

0评论2014-10-201427

发展京津冀城市群须实现良性整合
“京津冀一体化”涉及50余个县,经济整合规模或达1.5亿人,其规模将远远大于当年洛杉矶崛起。在地球的东半部,很可能在21世纪中叶以前,重现当年洛杉矶与周边15个县市“长”在一起、1500万人集聚、在美国西部出现超大城市群,从而实现美国东西部均衡发展的世纪性事件。

0评论2014-09-041415

智慧城市群发展涌动新机遇
日前媒体披露,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距离出台已进入倒计时,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等。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交通建设主要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展开。专家指出,基于新的交通枢纽,京津冀地区应提前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

0评论2014-07-281725

城市群: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城镇化的本质含义就是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转化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不仅为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而且还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0评论2014-07-181743

城市群该怎样打造新的增长极
城市群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布局的战略选择。我国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0评论2014-07-011215

城市群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崛起
三个1亿人”问题对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棚户区和城中村特别是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主要靠发展城市群。现在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已成为沿江、沿桥带动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国家级城市群。

0评论2014-05-26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