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的“先行军”

2013-06-27 09:4937730赛迪网
为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环境生态破坏、人口剧增等问题,各城市纷纷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以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和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已有180多个城市(含规划、在建智慧城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智慧城市建设渐入高潮。

园区是城市发展地方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壮大区域经济、进行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载体。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园区也遇到了同质化竞争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智慧化建设来实现转型升级。所以,园区作为城市的一个重点区域,应该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良机,争做试点,尽早建设智慧园区,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来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园区作为智慧城市“先行军”有先天优势

1、新建区域多,具备高起点规划建设的可行基础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影响下,园区作为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区域,通常会选择城市郊区的待开发区域来开发建设,具备了高起点规划建设的可行基础。园区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就可以引入新型城镇化的高端发展理念,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思路,科学规划新城功能布局、产业定位、市政基础设施等,尽量避免老城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体现高端定位,新建园区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智慧园区的规划理念,致力于成为所在城市的示范区。

2、信息化设施规格高,具备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

为了给园区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园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会高规格来建设,具体包括稳定的供电系统、网络通信设施、云数据中心、互联网出口、高速园区光网、移动通讯基站等,以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园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生活需求,园区还会在公共场所部署无线wifi热点覆盖,协助运营商积极推广3g、4g网络,为园区居民提供泛在的网络服务。综合来看,园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普遍高于城市内其他城区,从而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

3、信息化意识高,具备智慧建设应用推广的关键条件

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园区(尤其是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工作人员多属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普遍比较年轻,学历较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信息化意识高,更易于接受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园区对外提供的无线网络、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等公共服务,均通过信息化形式来呈现,即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直接传递到园区用户,园区工作人员对电脑和手机等终端的操作技能相对较高,各类智慧园区的应用更易得到推广。

4、大部制机构设置,具备业务协同的体制优势

为提升园区运作效率,集中实现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园区在设立之初多采用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市级政府派出机构,机构设置有明显的园区特色,除设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促进、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等部门外,其他城市管理、社会管理领域的部门,多采用大部制机构设置,便于部门间业务协同,提升运营效率。园区在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上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小管理、大服务”的政务管理机制,克服了传统条块分割的体制弊端,有效提升了园区的行政效率,体现出业务高效协同的机制优势。

以智慧化提升园区竞争力已成大势所趋

1、全国已有四分之一的国家级园区启动了智慧园区建设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在国家级园区中,有63个提出了智慧园区的建设理念,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各级园区也积极开展智慧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在空间布局方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园区建设基础,正加紧智慧园区建设。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建设将来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2、智慧园区建设初期多聚焦基础设施和园区管理,旨在提升基础环境竞争力

在智慧园区的建设初期,园区把建设重点都聚焦在基础设施和园区管理两大领域,拟为园区入驻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高速宽带网络、下一代商用互联网、wifi、3g、三网融合、ipv6技术等。园区管理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园区安防、节能、交通、应急等领域的管理水平,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安防、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呼叫中心、智能一卡通等。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助推智慧辽源建设
作为龙山区的重点示范园区,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不仅是龙山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更是我市“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走进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详细了解了园区的建设情况和正在发展的智慧产业。

0评论2015-01-081462

智慧园区与超前服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孵化和培育以技术创新为起点的中小企业集聚地科技园区,加快优化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集群,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文化,已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要承担这一使命,科技园区都在竞相建设智慧园区。我认为智慧园区除了一般的功能外还要做到超前服务,这是科技园区为了培育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型企业所需要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任务之一。

0评论2015-01-051733

清远联通牵手天安智谷 打造清远首个智慧园区
去年1月,清远市政府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签订了推动“智慧清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行政等11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推清远信息化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0评论2015-01-051789

智慧园区:产业与人和谐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两化融合工作在市经信委的推动下,融合深度和广度均获得了持续提升。2013年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得分为80.36分,比2012年提高2.93分。发展指数的提升反映出上海市各类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在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支持下,一大批企业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

0评论2014-12-222483

合肥高新区:发展智慧产业 打造智慧园区
近日,合肥智慧城市创新产业联盟在合肥高新区成立。这是合肥高新区自2013年8月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0评论2014-12-222529

嵊州助力孵化智慧企业园区建设
近日,由浙江恒丰遮阳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其他两家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浙江嵊州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在嵊州黄泽工业园区成立,该产业园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成功入驻35家网络经济经营主体,网上经营涉及各种软件、数码电子、服装、土特产销售、家具、仿古木雕等经营服务项目。

0评论2014-12-171945

兴庆区将建西北最大物流园 国际高标准智慧园区
一直以来,兴庆区以宁夏经济、商贸中心而稳居宁夏“第一区”地位。后来者居上的金凤万达新商圈、新建的商业综合体以及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逐渐崛起都“威胁”着兴庆区的“老大”地位。就本身而言,兴庆区的经济布局也难以带动强的批发零售、高端消费。今年的“准备之冬”,兴庆区为明年的产业重新布局,将经济重点东移,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0评论2014-12-162013

智能感知 创新服务 宝山召开智慧园区建设研讨会
为清晰地展现智慧园区建设的前景和实施路径,12月8日,宝山区召开“建设智慧园区智能感知需求创新协同服务”--宝山区智慧园区发展研讨会。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本区各产业园区领导汇聚一堂,共商宝山智慧园区发展。

0评论2014-12-122462

考察智慧园区项目 杭州副市长点赞“智慧环保”
日前,浙江杭州副市长张耕一行考察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项目。其中,“智慧环保”项目获高度评价,张耕副市长表示,将以开发区为“智慧园区”项目试点,向整个杭州市推广。

0评论2014-12-122474

完善提升总体规划 在更高起点建好智慧区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座谈会。市领导陈奕威、麦教猛、陈训廷、陈仕其、范中杰、邓庆忠、邓穗玲参加会议。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高级规划师蔡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南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占中,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少康,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文彬,中山大学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丘海雄等专家学者围绕总体规划作了发言。

0评论2014-12-1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