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国家治理方式、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处理及其应用变得更加方便,政府或公众的决策行为将逐渐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非像以前基于经验和直觉。电子政务建设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创造大价值
大数据的发展,将极大地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将模糊掉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市民间的边界,信息孤岛现象大幅消减,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政府各机构的协同办公效率和为民办事效率,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依托大数据的发展,有利于节约政府投资、加强市场监管,从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区域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整合信息,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所收集的企业基础信息进行共享和比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监管漏洞,提高执法水平,达到促进财税增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目的。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强政务数据的获取、组织、分析、决策,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数据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和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政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维护成本。
大数据也将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率,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节约决策的成本。以财政部门为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财政部门可以按需掌握各个部门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的决策可以更准确、更高效。另外,也可以依据数据推动财政创新,使财政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透明。
借助大数据,还能逐步实现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公开,促进网上办事实时受理、部门协同办理、反馈网上统一查询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智能化电子政务服务和移动政务服务新模式的初步应用,不断拓展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增强政府与社会、老百姓直接的双向互动、同步交流。
基于城市网格化的管理需要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信息整合,各类基础资源和信息都应该是共享的,大数据可以实现这一点。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各类资源,发挥城市网格化管理效用,达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应用,以提升城市和社区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服务管理,创建服务型社会,使城市管理工作和社区服务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助推大建设
虽然目前我国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总体来看,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利用系统仍局限在小部分的政府业务范围,而且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顺应大数据这个趋势,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网上办事大厅、交换共享平台、社会诚信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公开平台,建立政务云计算平台,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建设省、市、县三级统一的,集信息公开、网上办理、便民服务、电子监察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通过虚拟的网上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跨地域、全天候、全透明的各类社会服务和管理事项。同时,推动各级实体性行政办事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实现跨部门网上办理事项的有效整合,推进全流程网上办事。
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完善交换共享平台的覆盖范围,打通信息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完善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制定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数据标准,强化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为省、市、县各政府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支撑。建立数据中心之间以及各级政务数据库之间交换、整合、比对、更新、维护机制,建设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整合来自于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信用信息资源,推动和规范诚信机构建设,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企业和个人诚信信息。同时,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平台,探索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促进个人信用信息的开发利用,奠定建设诚信社会的坚实基础。
开展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建设集中统一的区域性电子政务云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的服务器资源、海量的存储空间、高速的网络带宽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电子政务云平台将按统一标准建设,即插即用,政府部门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使用。创造一个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运维共管的新局面,逐步实现政府部门统一服务器管理、统一机房、统一运维的目标,以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投资。
建设容灾备份设施,为党政用户提供统一的容灾备份服务。通过数据备份、数据复制等技术实现数据级容灾,确保各部门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同时,对部分重要应用系统实现快速切换、数据零丢失的应用级容灾,从而为全省政府部门提供网络、数据以及应用系统的灾难备份与恢复服务。
通过大数据中心建设,将政务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清洗、比对分析后,形成信息资源,并建设一个大数据公开平台,统一对社会开放政务数据,提高整个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大数据”还不等于“大智慧”
0评论2015-01-12
七朵云大数据 让百姓生活“棒棒哒”
我省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工业、电子商务、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全面开展建设“七朵云”;贵阳市更是通过与北京中关村的“京筑”合作,双方在高新区合作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脚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近日记者走进落地的众多高科技项目,体验大数据带来的变化,感受到百姓“新生活”变得“棒棒哒”。
0评论2015-01-1218477

- 2020年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的预测报告:健康大数据无孔不入
0评论2015-01-12

- 大数据商业化 我的隐私成了谁的财富
0评论2015-01-09
探索实践经验分享:大数据如何服务临床
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做了初步探索。探索以临床运营指标、临床质量监控及临床科研分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临床智能应用,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建立临床事件数据模型,基于事件连续性建立数据集,数据展现围绕临床事件展开。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卫生信息化大讲堂系列培训上,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计虹结合医院自身尝试性建设探索向与会人员做了相关信息的分享。
0评论2015-01-0918045

- 2014年最佳的18张信息图表
0评论2015-01-08
嘉兴:探索大数据时代卫生信息化之路
“自助服务、掌上医院、手机支付宝结算、嘉兴卫生专网……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在患者、医疗机构和区域医疗体系等三个层面上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动医疗改革,在缓解医患矛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表示。
0评论2015-01-0818272

- 浙江:大数据赋予浙江交通智慧眼
0评论2015-01-08
合肥建设智能交通二期工程 大数据分析交通黑点
BRT公交优先、智能信号灯、对渣土车警车等特种车辆的定位,甚至一块看似普通的交通指示牌上,都凝聚着智能交通的智慧。随着合肥“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一二期)项目的实施,合肥正率先进入智能交通城市。现在,下载一个手机APP,就可及时了解交通拥堵信息。未来,每个出行者通过车联网技术,都将成为优化交通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0评论2015-01-0718286
京筑两地再牵手 投资120亿元共建大数据产业园
不断深化的京筑合作再传喜讯。1月4日,贵阳国家高新区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签署协议,决定在贵阳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高守良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0评论2015-01-06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