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坚固基石

2013-03-11 15:104530中国教育报
培养信息社会的人才,教育任重道远

教育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都必须进行调整,每个阶段、每个学科都要跟信息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近年来,侯义斌一直都在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他的推动下,北京工业大学从2002年开始,便办起了软件学院,主动与中软国际、赛灵思等软件行业巨头合作,面向行业,培养动手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软件人才。这两年,针对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学院又开设了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本科生试验班,整合融合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通信等四个专业知识和学科力量,培养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创新的高端人才。

“尽管这些年以来,国家设立示范性软件学院,在培养信息化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支持国家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信息化战略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相比,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端创新人才太少。”侯义斌说,这也是他近年来不断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约为300万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在校生超过500万人。然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面对信息化发展需要,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100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缺口,以及30万软件人才缺口,更为缺少的是高层次、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

如何才能摆脱信息化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困境呢?侯义斌认为,一方面,要对传统信息类专业进行变革,我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基地和来源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传统信息类专业,这些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本身有更大的改革空间,应当进一步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改革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时教授新兴信息技术;改革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还要培养国际化的信息化人才。

在周宏仁看来,信息化对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现行的教育体系是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准备的,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为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准备的。

“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信息时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必须从信息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对当前国民教育体系中信息化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编写等进行调整,让每个阶段、每个学科都要跟信息技术结下不解之缘,从根本上适应信息化对人才的需要。”

“就高端人才培养而言,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工具,所有学科的人才,都应当在高等教育阶段掌握信息技术。”周宏仁回忆自己当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为了完成“机动多目标跟踪”的课题研究,在提出理论假设之后,为了验证可行性,自己学习编程语言,写了一万多句程序,然后再到计算机上运行验证。

周宏仁说,在农业社会,人们必须会种植技艺;在工业社会,人们必须掌握各种电器知识;而在信息社会,所有人都必须掌握信息化生存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制定不同信息化培养标准,并通过学校教育教会不同的信息技术。

“教育要用信息化技术和理念来改造自身,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下一代,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周宏仁说:“中国信息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全体国民的信息素质。掌握了信息技术的13亿人,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无可比拟的国家竞争优势。”


« 上一页 3/3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IT“云”起苏州:智慧教育大揭秘
新业务系统上线在即,苏州六中的信息化业务部署人员却感到无比轻松。借助苏州市教育云平台,学校可向市电教馆申请虚拟机,免去以往购置、调试以及维护设备的繁琐过程,轻松实现创新教学应用。

0评论2015-01-091101

南通智慧教育建设强化创新驱动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电化教育馆的原有机房设备搬迁到市政务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中国电信江苏南通分公司设计方案周密,具有前瞻性。同期,南通电信参与建设的全国首个智慧教育学科体验馆初步落成,赢得了政府领导的肯定。

0评论2015-01-07995

上海智慧教育绘就新蓝图
上海慧慧教育绘就新蓝图。根据市委、市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上海“智慧教育”作为重点专项已明确列入行动计划,未来三年,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以统一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抓手,以推动数据和资源的融合共享为重点突破,市级层面通过“一网两平台三中心”建设,引领各区县、学校建设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形成政府、市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衔接融通,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高能、高效和教育决策的开放、科学。

0评论2014-12-301184

江苏太仓:做学生喜欢的智慧教育促优质资源共享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室:没有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取而代之的是两块紧紧相连的支持触摸操作的超大液晶屏;也不见了教科书和作业本,学生们人手一个平板电脑,手指代笔,在平板上不断写写画画;更大的不同则是学生们不再一排排面向教师,而是四五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学的这间“未来教室”已成为全校学生们向往的乐园。

0评论2014-12-17998

苏州市进一步推动智慧教育建设
2014年是苏州市贯彻落实《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强化应用并加快转向融合创新的关键之年。苏州市以争创“全国数字化学习城市”为抓手,以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为重点,以创新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为动力,大力实施“三通三促”工程,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0评论2014-12-051052

神州信息助力昆山迈入智慧教育新时代
桌面上不再有纷乱如麻的课本,不再有堆积如山的参考资料……什么正在悄然取代它们?触摸一体机、平板电脑、光触控投影机、智能课堂录播系统等……“未来教室”向我们展示了智慧化的前景。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战略下,昆山智慧教育发展成绩斐然,凭借不断优化的教育城域网,稳步推进数字化校园,逐步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走在了全国前列。

0评论2014-11-271096

成都将初步构建成都智慧教育体系
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印发《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拟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城乡师生信息素养同步提升工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工程、教育信息化国际合作工程、教育治理能力信息化工程等六大工程,到2020年,使我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

0评论2014-11-25997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济南智慧教育点燃学生潜能
智慧教室,一个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教学完美融合的软件系统,当前正在历下区中小学被普遍应用。19日上午,大众网记者走进济南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济南八中”),一探智慧教育的独特魅力。

0评论2014-11-201104

应当对云计算进行足够的重视和应用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计算方式,它集合了并行处理、网络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处理和网络存储等。它与互联网一样,会带给我们的生活和计算机技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甚至会改变现在社会的结构。云计算的原理就是利用远程服务器对大量分布式计算机的控制能力和高速网络来为用户提供足够的计算支持,按照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

0评论2014-11-141159

广西科大与电信共建“智慧校园”
11月4日,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举办“智慧校园”战略合作签约暨“教育基金”启动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校园云、数字校园以及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多方面全面开展合作,携手共建“智慧校园”。

0评论2014-11-121132